-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三、着力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
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就业创业队伍工作水平,建设高质量、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队伍。提升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通过两微一端、智慧就业等平台,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创业大数据,满足各类需求。做好调查统计,准确把握毕业生求职意愿、就业困惑、择业进度等信息,建立和完善毕业生求职意向数据库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据库,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四、持续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
各高校要重点关注和帮扶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加强就业困难学生心理疏导,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低保、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要予以重点关注,实施精细化分类帮扶。
五、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类精品课程和导师团队建设,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推进高校众创空间国际化、专业化建设,发挥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作用,办好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人才展洽会等精品活动,营造更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六、牢固树立正确导向营造浓厚氛围
各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契合度。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广泛宣传报道参军入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典型,举办多种形式的报告会,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