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三、语言文化传承发展和交流互鉴不断深化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产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和精品力作。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传播力进一步提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贴近当下时代发展和百姓生活,引发人们情感共鸣,让更多人了解汉字、爱上汉字、分享汉字文化。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中文课程的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共8万多所,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中华语言文化走出去取得新进展。首届东北亚语言文化论坛发布《大连倡议》,填补东北亚国家高层次语言文化交流空白,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语言文字保护和语言教育公平。
四、智能技术推动语言生活深刻变化
生成式语言模型展现语言与科技的紧密联系,智能语音产品在儿童语言教育中崭露头角,智能写作走入日常生活,手语数字人服务特殊群体表现亮眼。学界密切关注和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带来的语言生活新变化、数字经济催生的语言服务新需求、数字社会面临的语言治理新问题。语言文字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和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成果丰硕。“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汇聚各类学习资源8000余项并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升舱改造、全新上线,“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启动建设,“语言服务助力数字中国”倡议得到语言文字学术界、企业界、教育界等的热烈响应。
五、服务理念贯通语言生活各层面
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行动计划”圆满收官,8个语种对照、包含13.2万条术语的跨语言冬奥术语库投入使用,《冬奥会体育项目名词》得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高度评价,成为北京冬奥会重要文化遗产。北京冬奥会代表团按中文笔画顺序入场,汉字的魅力令世界瞩目。服务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发展报告》出版。助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成立。服务视听障碍人士,《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呼号、入队誓词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入团誓词国家通用手语方案》、《疫情防控应急手语100句》发布。服务社会生活,天气预报的语言应用更接地气,产品说明书的语言应用走向平易通俗,直播带货嵌入语言知识,政务服务禁止使用生硬话语,科技名词与社会使用的脱节受到关注。引导社会语言意识,年度字词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3)》,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所涉领域为纲,以大湾区各地各板块语言生态为目,系统反映2022年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3)》继续立足世界看语言、透过语言看世界,为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此次发布的本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已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