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6、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体系质量提升机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PISA职业教育与培训:评估和分析框架》报告,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VET”)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提供客观、可靠的质量评估工具,汇集专家意见,填补部分国家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方面的空白,促进职业教育最佳实践的全球传播。泰国教育部推动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测试系统(V-NET),评估学习者职业技能水平,助力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瑞士联邦职业培训大学(EHB)和奥地利经济教育研究所(IBW)共同成立“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旨在支持各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为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经验和模式参考。202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明确提出未来将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有效满足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2024年开始,法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职业高中改革,旨在提升职业高中教育水平和学生就业升学能力。此外,微证书越来越被推广为一种更新颖、更灵活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认证方式,在为个体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和提供终身学习新路径等方面发挥潜能。
7、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更加公平与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显示,全球教育在包容和公平领域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2015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建议”实施情况进行第二次磋商的结果性报告中强调,为弱势群体实施免费培训项目或提供奖学金,支持女性和女童参与职业教育,此类措施的投入使职业教育覆盖面得到了显著扩大。国际劳工组织在其发布的《2024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中建议,通过加大教育和技能发展投入力度,普及高标准的学徒培训计划,以及利用数字化提高终身学习系统等举措,解决全球和国家层面的青年就业不平等问题。在国家层面,德国教育部出台适用于学徒的《技术移民法》简化措施,为来德国寻求职业培训机会的移民和难民提供便利。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宣布启动“国家残疾人技能基金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技能培训和发展机会。
8、重视职业教育在全球减贫中的关键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韩国共同发起“非洲崛起:更好的教育”项目,旨在加强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四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提高非洲青年的就业技能和能力。国际劳工组织(ILO)在莫桑比克开展职业教育项目,旨在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劳动市场,塑造青年技能和就业前景。世界银行计划在改善柬埔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投入4000万美元,用来提高柬埔寨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改善柬埔寨技能发展和就业机会,为柬埔寨的长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世界银行还与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合作开展技能和创新项目,促进成员国青年技术技能提升,加强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成员国内部的合作,激发创新活力。
9、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英国教育部推出教师学位学徒制,帮助学徒获得教育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校扩大优秀教师资源,为相关人员进入教师行业提供全新路径。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通过专项资金支持教师注册学徒计划,旨在促进学徒制持续发展,加强院校与行业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助力教师全阶段职业发展。瑞士联邦经济、教育和研究部推出“下一步(NextStep)计划”,为瑞士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提供为期3至12个月的海外实习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技能人才。德国202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优秀跨企业职业培训倡议”资助项目,以加强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与企业、科学界的合作伙伴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实现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的卓越发展。
10、中国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升
2024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围绕“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展示中国与有关国家数字教育合作成果,发布国际数字教育案例汇编、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等。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大会以“创新赋能未来技能塑造人生”为主题,打造“会、盟、奖、赛、展、刊”职业教育六大国际公共产品,发布《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目前,中国27个省(区、市)的200多所职业院校在7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约400个办学机构和项目,涌现出“鲁班工坊”“现代工匠学院”“丝路学院”“大禹学院”等一批境外办学亮丽名片。其中,33个鲁班工坊在29个国家开设了14大类57个专业,累计参与学历教育超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2.2万人次。两次全球教育领域大会的召开及系列职业教育国际化举措的推出,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大国担当,进一步凝聚了各国职业教育发展共识,形成了全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作者苑大勇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成明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李淑静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