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中公教育公考专家李茜分析称,经济、财政、金融、计算机、财会和法学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招录人数均上万。“考生需注意的是,专业要求与学历相挂钩,专业要与学历层次相一致,尤其是硕博高学历考生,一定要确定学历跟专业相一致再果断报名。”
从10月14日发布的2024年国考公告上看,还有四大变化值得注意。
首先,专业科目笔试的招考单位说明产生变化。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已更改为“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这也是基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金融监管部门迎来了巨大变化,也即将迎来历史性的扩招时刻。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系统的招考都已从“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序列变为“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序列,使用行政编制。
其次,考试地点发生变化。
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以及八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自治区首府。
再次,专业性要求愈发明晰,分类分级考试更精准。
李茜指出,包括金融监管系统、中国证监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和八个非通用语职位等在内的九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共招录6901人、3345个岗位,比去年增加366人、30个职位。
“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考查应试者是否与部门职位精准匹配,也意味着国家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由‘职业人’向‘专业人’转变,国考专业性要求会越来越明晰。”李茜认为。
第四,提醒考生的注意范围扩大。
2023年国考公告称,凡有假借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考试教材编委会、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授权等名义举办的有关公务员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发行的出版物等,均与本次招考无关。
2024年,提示注意的范围扩大到“社会上有关公务员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提示注意的内容增加了“理性对待”、“防止权益受损”。
针对“考公热”这一社会热议现象,华图教育轮值CEO李曼卿在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解读会上称:“‘考公’已经‘热’好几年了。一是相关政策和大环境的鼓励和支持,考公对于很多高校就业来讲都是一个重要方向;二是整个公务员体系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有更加宽泛的职业选择,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能在公务员的序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
对于国内年轻人关于就业方面的变化和选择,李曼卿总结了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年轻人整体就业呈现多元化特征,从事自由职业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整体就业发展的规划越来越强,从十年前那种只听身边人建议的茧房中跳出来,自己结合各种渠道收集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第三,从“找”工作的思维逐渐转向为“争”工作,无论是公务员序列的好岗位,还是国企、民企头部企业的岗位,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用一种好心态去面临竞争,去获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