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开栏语
目前,2022-2023海外高校申请渐近尾声。各高校的录取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相比去年,留学申请将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各个国家/地区的录取呈现怎样的态势?对未来的考生有哪些借鉴意义?羊城晚报今起推出的《升学世界观》栏目,将聚焦英美新澳等主要留学目的地申请季录取情况,为广大家长和考生提供求学参考。(孙唯)
2月,春暖花开,2022-2023海外高校申请季也接近尾声,各路学校纷纷放榜,有学子在耕耘中收获梦校发出的橄榄枝,也有学子仍在忐忑中翘首等待。那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今年踏上海外本科申请的学生面临何种情况?他们的申请成果如何?对于未来,他们有着怎样的畅想?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与汇总。
留学热度回升
顶尖名校录取率收缩
据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网站UCA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通过该网站提交英国大学本科申请的人数为596590人,这一数字相比2021年和2022年有所降低,但相比疫情前仍处于高位。而申请美国大学必经的平台common app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1日,创建账号数、申请人数、申请材料递交数量、人均申请量等数据均为近三年来新高,其中,共有近110万申请人递交了美国大学本科入学申请,同比增长6.64%,每名学生申请数量也有所上升。
随着今年1月8日中国正式全面放开出入境限制,国内对于留学的热情和讨论也有所回升。放眼全球,留学市场慢慢回暖,从数据中便可得知。2022-2023申请季,美国大学本科国际申请者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而申请英国大学本科的国际学生人数创下了自2020年后的新高,为114910人,其中,中国仍是英国国际学生的第一大来源国,超过欧盟申请人数的总和。
留学热有所回升,但向来以录取率低著称的顶尖名校似乎“更难进”了。2月7日,耶鲁大学发布了近六年来提前录取阶段(EA)的各项比例,其中录取率下降了近5%,延期率更是由55%跌至21%,这样的变化自疫情后越发明显。在美国排名靠前的高校中,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录取率均有所降低。有媒体统计发现,近三年来,藤校早申阶段录取中国大陆籍学生数量为83、76、59,呈持续下降趋势。
放眼全国,收获顶尖大学录取的学生仍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其中又以上海和深圳两所城市为首。以牛津大学为例,深圳国际交流书院以12封领跑,光华剑桥、民办平和学校等位于上海的学校紧随其后。位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学校也不乏亮点,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HFI)、广东碧桂园学校、广州外国语学校AP&AL国际课程中心等均有名校录取入账。在艺术院校申请方面,位于佛山的辰美国际艺术教育、位于深圳的荟同国际学校收获了包括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等全球排名前列的艺术院校录取。
热门专业犹在
越来越多学生专注兴趣所在
除了选择学校,专业也是重要的选择一环。据UCAS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25日,申请数量最多的三个专业为医学、商科与管理、社会科学,同时,计算机、法律等专业申请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不过在非欧盟学生中,商科与管理牢牢占据专业申请人数的榜首。
专业申请人数反映着学生的兴趣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实际上,这些热门专业也受到中国留学生的青睐。据记者了解,在广东碧桂园学校目前已收到的录取中,超过30%的录取专业为商科(经济、金融、管理),29.6%录取理科,其中就包括计算机专业。放眼多所学校,工程类、经济、商科等专业申请的同学数量均排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