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王志成告诉记者,学校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对他们的定位和培养方向是“研发辅助型人才”,然而他和同学在求职时意识到,车企内部研发和操作两个领域泾渭分明,二者之间很难找到研发辅助性岗位,“我们对汽车发动机、底盘的构造十分熟悉,适合去产品试制中心或实验室,可人家只招聘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前者的目标群体是重点高校毕业生”。
记者采访了解到,职业本科毕业生大多去往一线技术型岗位。王志成起初服务于一家整车装配厂,最近跳槽来到某零部件生产企业,并努力向研发方向转型。“新岗位更偏设计,接触的车型更多,设备更新迭代更快。”在他看来,虽然求职无法一步到位,但本科学习期间打下的基础,让自己更有底气、也能抓住更多机会。
作为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的校企合作单位,陕汽集团较早捕捉到了职业本科生的闪光点。学生赴企业实习时,该集团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陶宏发现,他们既会识图也懂设备改制,非常契合机械加工行业的人才需求,“今年,我们为首届毕业生量身定制了现场工艺员岗位,在现场摸排问题的同时向上反馈问题,促成研发和一线之间的有效沟通”。
陶宏表示,职业本科生刚刚诞生,职业发展通道的构建需要时间。目前而言,公司只能先建立与其岗位相契合的薪资方案。比如,一线操作人员月薪5000元,研发人员月薪8000元,职业本科生的薪资就在6000~7000元之间。从长期看,将建议集团建立技能提升的双向通道,让他们可以结合兴趣进行选择,进入技师或者工程师序列。
把“职业本科”的招牌越擦越亮
“平等就业是毕业生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有所区别,就业平等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地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红军建议,鉴于职业本科的专业目录刚启用且在不断增加和完善中,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逐年、尽快将职业本科专业纳入考公考编范围。
“不断完善就业环境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加强院校内涵建设,抓准办学定位和特色,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更好衔接,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杨小敏认为,地方政府要着眼长远,结合本区域产业布局、地理优势,把职业本科院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考虑,加大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陶宏告诉记者,“很多制造业企业急需这类人才,但对这种培养方式不够了解,期待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对接校企需求,提升职业本科教育的影响力,把这块招牌越擦越亮。”
在与毕业生的日常接触中,陶宏还发现,一些孩子的自身定位有偏差:“总体上呈现两极化,有的毕业生经历了‘专升本’之后,认为自己可以比肩专业技术人员;还有的孩子处于迷茫状态,仍把自己视为普通装配人员,目标仅限于掌握基本操作。”
陶宏认为,一方面,随着职业本科教育越发普及,企业要尽快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开设职业生涯管理规划相关课程,帮助职业本科生提升自我认知、树立职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