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国胜)高职迈入“双高时代”,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良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根本保证。近日,2022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交流研讨会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发展联盟年会在北京举办。会上,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发展联盟理事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杨宜发布了我国高职教育领域首个治理现代化报告——《中国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发现,自2019年以来,特别是“双高计划”推出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水平方面均得显著提升,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也不断强化,特别是在党建引领、建章立制、校企多元治理、质量管理、民主监督、二级管理、数字治理等几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
杨宜介绍,报告选取2022年全国197所“双高计划”院校的中期绩效评价报告和质量年报,以及50所高职院校(其中有17所非双高院校)的治理体系建设典型案例。通过对全国214所高职院校治理手段的横向与纵向对比,找出不同类别的高职院校在治理过程中的异同点。
“分析来看,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正在趋于完善。共性与个性并存的治理实践体现出高职教育‘和而不同’。”杨宜说,共性是高职院校走向教育治理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方向;个性是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作出的实际回应,是体现专业大类特色、区域特色、学校发展特色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