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目前,全国77%的区县建有博物馆,500多万件(套)藏品数据信息全民共享,博物馆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创意拓展,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
近日,广西大学的“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福建国木复兴馆参观。这座位于福建南靖土楼脚下的博物馆,展示数百件木雕作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学生现场参观《古田会议永放光芒》《淮海战役》《漳州战役》等红色主题木雕作品,《海上丝绸之路》《田螺坑土楼群》《千里江山图》等传统文化主题木雕作品,观摩体验非遗技艺。“通过一件件木雕、一个个故事,我们感受到非遗的璀璨魅力、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广西大学实践团成员刘钰说。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说,要坚守文物博物馆工作公益属性,发挥好综合性大馆辐射带动作用和中小博物馆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功能,鼓励行业博物馆建设,引导规范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
2021年,全国博物馆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博物馆利用新技术手段,开发博物馆文创,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合理利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深入考古现场、各大博物馆,以一线考古专家、文博学者的真实经历和研究成果为支撑,近日播出的文化节目《闪耀吧!中华文明》以创新表达方式,带领观众一起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推动资源禀赋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要多措并举做好阐释推广,用好研究成果,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供给,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精神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通过组建博物馆联盟、建设博物馆之城、推广“流动博物馆”等,我国博物馆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城市有机更新、乡村振兴发展贡献了力量。通过进出境精品展览、开展人员交流培训、参与国际博物馆治理等,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