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外国青年搭上中国发展“顺风车”

发布时间: 2022-09-13 14:52:03   作者: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浏览次数:
摘要: 过去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各国青年为中国的开放包容所吸引、来到中国,成为中国开放包容发展成就的见证者、学习者和传播者。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好比是一列动能更强、载重力更大的‘中国快车’,正在加快驶向新的目标。我们欢迎各国一路同行,共创繁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向各国朋友发出了邀约,邀请他们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过去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各国青年为中国的开放包容所吸引、来到中国,成为中国开放包容发展成就的见证者、学习者和传播者。


  “我在这里被接纳”


  2008年,高中毕业后只身来中国旅游的韩国首尔青年金峻范(Kim Junbum),很快决定申请北京的大学。他当时没想到,这个决定让他在北京海淀学习、创业,迄今已经待了11年。


  金峻范2013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留学开始,就思考在中国创业的有关问题。参观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时他了解到,中国公安部2016年就推出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出入境政策措施,按照相关政策,金峻范不再需要先工作两年就可以拿到“创业签证”。2019年出台的《海淀区集群注册平台工作机制(试行)》,则让他解决了企业注册、办公场所和落户启动资金等难题。


  2019年7月,金峻范成立了北京韩半岛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年就为上千名中韩青年进行了创业培训,与40余家韩国科技创业企业对接,并在疫情期间与中韩两国政府合作了13个线上项目。“在中国创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这里容得下所有人。”金峻范非常喜欢“容”字的含义,“中国有句古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北大也有兼容并包的传统。”在他看来,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和发展,正是得益于“容”。


  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亲、诚、惠、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周边外交工作突出的理念,文明互鉴、包容互谅、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不仅令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全方位发展,更令一个个像金峻范这样的邻国青年共享到了中国发展机遇。


  来自巴基斯坦的海龙(Haroon Hayat),也希望借“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在中国创业。2017年来中国留学前,海龙在巴基斯坦经营一家小型钢铁公司,父亲的一位从事中巴贸易的朋友将他吸引到了中国。过去5年间,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海龙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一起学习,“这里的文化多样性是我之前想象不到的,也让我受益匪浅。”海龙说,中国和巴基斯坦是铁杆朋友,共建“一带一路”让和他一样来华留学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大有作为。他已将关注点瞄向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希望成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开放的中国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来华留学、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用自身经历向世界讲述着一个更客观、更开放的中国发展故事,也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正如金峻范所言,希望那些对中国抱有偏见的人可以改变错误的刻板印象,“我在这里被接纳,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中韩青年可以相互接纳。”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