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如何破解困局,让海归人才不再“浪费”

发布时间: 2021-03-11 15:07:49   作者:译聚网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说起这样一件事:拥有国外名校博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得意门生、青年科学家等一连串标签的优秀海归人才,被各方争抢却最终选择去一所中学任教,大家说这是“大材小用”“人才浪费”,但倪闽景却认为该海归任教中学并不是“下嫁”,而是体现出了一种社会进步。


  “中小学教师”不应该因为授课对象年龄小就被打上“低要求”的标签。同理,海归也不应该直接被贴上应当进入最体面行业、最杰出企业的精英标签。这些偏见和刻板印象,营造了一种不正确的舆论氛围,容易让海归丧失信心,也让许多被社会“低认可”的行业难以吸引高端人才。


  今年两会期间还有一个热议话题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去除人才岗位标签化,引导正确的人岗匹配人才观,营造更加宽松客观的舆论空间,才能让海归没有心理压力地加入这个看上去“土”的行业,找准发力点,把希望的田野变为海归成长发展的沃土。


  最后,整合资源,为海归就业创业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服务。


  《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对国内市场不够了解,对政策不够熟悉”是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不足点之一。留学人员由于长期在海外学习,对国内的就业创业政策知之甚少,也是一些海归人才被“浪费”的原因之一。其实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推行各类扶持海归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就是给海归人才发的一个“大红包”。留学服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将国家各类海归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人才引进计划和配套服务支撑体系等信息及时提供给有需求的海归人才,帮助他们尽快找准位置,在祖国开启事业。


  与此同时,留学服务部门也要做好“媒人”,积极作为,将优秀的海归人才主动推荐给用人单位,帮助他们找到“好婆家”“好归宿”。整合资源,打通渠道,搭建更通畅透明的信息桥梁,不要让海归人才“浪费”在“不知道”上。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