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彭凯平教授介绍说,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理论,叫做恐惧管理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的3位心理学家杰夫·格林伯格、谢尔顿·所罗门和汤姆·匹茨辛斯基在1984年共同提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每个人都有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为了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创立了文化世界观。文化世界观可以使人们感觉象征性地超越死亡;可以给人提供一种感觉,即每个人是这个有意义的世界中有价值的一员。
彭凯平教授说,恐惧管理理论提出了自我心态保护的两种机制——近端防御机制和远端防御机制。“其中,近段防御机制就是要找到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深呼吸、打坐、冥想等,去进行积极心态的调整;远端防御机制则是让一个人一生都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有文化。”他建议每个大学生都要学习一些心理学,并且用文化来帮助自己认识世界。他曾多次建议教育部给中国所有的大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他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做人,而做人最本质的是要有心。这里的心是指人的心理,人是心理活动的载体,没有心理活动就没有人,所以普及心理学教育特别重要。”
彭凯平认为,树立文化世界观既需要人文素养,也需要科学素养。“人离不开人文,没有人文就没有人。人需要思考、学习、交流、合作,需要憧憬未来,这一切都需要人文的支持。人文塑造了一个人的根基。科学改变了人类的智慧。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变了人的心理,借用科技手段,人们可以活得更开心,更有尊严”。
此外,自我尊严的发现对于培养年轻人的积极心理也很重要。彭凯平发现,很多人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背书教育,家长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会导致很多孩子失去自信,从而缺乏自强的人生态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天赋和责任,关键是要去找到和发现。”彭凯平说。因此他鼓励大学生朋友要去发现自己的优势、魅力和长处,培养积极的自尊心。
建立亲密的关系也是能够让自己开心的远端防御机制。彭凯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刚刚完成了一项长达70多年的追踪研究报告,即看看哈佛的毕业生中谁会成为人生赢家。追踪结果发现,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是大学专业,不是学习成绩,而是美好的关系,包括稳定的家庭关系、亲密的朋友关系等。因此,彭凯平建议,“大学生朋友们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就不能天天躺在床上玩手机,窝在家里打游戏,而是要走出家门,去和别人交往,学会与别人沟通和交流。”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在人间,幸福在于行动。”彭凯平总结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