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他是一个留学人,但他忘却了自己是一个留学人,因为他的信仰和追求,必然使他脚踏着中国坚实的大地,与亿万人民同甘共苦。留学给了他历练,更使他从此选择了为民族大业不畏牺牲。留学开阔了他的视野,更升华了他的人生目标。那个时代,蒙昧自私者大有人在,精致利己者也非个别,但他选择的是忘我无私。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有着伟大的心灵。他的楷模不是树立起来的,而是自己内生出来的,是在人民心目中扎下了根的。时光匆匆,历史把荣光留给对人民有贡献的人,不会给那些偷生者,更不会给那些投机者。钱锺书《围城》中的方鸿渐式的留学生,只会留下笑柄。念念不忘留学身份的“留美帮”“留日派”,也都会随风而逝。即便在中国共产党内,一些自以为留过苏俄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者,同样也难逃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周恩来不以自己的留学身份为念,却重视知识分子,关心留学人员。他留过学,深知代表着中国文化进步方向的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重视他们身上蕴藏的国家发展需要的力量。他不仅对他们有很大期望,更对他们充满信任。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斗智斗勇,争取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成功回国,这个故事早已广为人知。其实,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就倾注精力,组织动员了数千名留学欧美的爱国知识分子回国工作。这个时期他提出的对待留学回国人员的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直到今天仍是我们正在实行的留学人员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任总理,中国向东欧和前苏联派出万名留学生,在各方面工作开展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向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派出少量国家急需留学生,也都是在他的领导下进行的。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他对参与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们重视、关爱和竭力保护,给了多少人信心和温暖。作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周恩来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对中国现代化的追求和设计,对加快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呕心沥血的布局和推动,鼓舞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鼓舞着广大爱国知识分子。
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走出国门追求人生更大价值和意义的时候,这位留学先行者的足迹和作为带给人们的启示很多。他不同常人的留学追求,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他的民族担当人民情怀,他的无私忘我奋斗不已,无不给人太多的启示和巨大的精神力量。今天的留学人员该有怎样的人生?今天追求进步和成功的留学人员,又将给后人留下怎样的历史性标杆?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答案,历史地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正在加速,新时代需要更多有崇高追求和不懈奋斗精神者。今天的留学人员,目标应该远大,心理应该强大,步伐应该更大。诚如习近平总书记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中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希望你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只有如此,新时代的留学人员,才可能和周恩来这样的留学先辈们建立起历史性的链接,才可能继续他们开创的事业,留学的道路和人生的奋斗,才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