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70年:成就与政策

发布时间: 2019-07-12 14:55:36   作者:汪华 孙霄兵   来源: 神州学人网   浏览次数:


  三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70年间,国家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改革创新,多次下文推动。广大高等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涌现了一大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高等教育评价由侧重甄别和选拔到强调发展功能,并走向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四是高校科学研究贡献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数百万项。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接近80%,重点项目一半左右,承担“863”计划项目30%以上。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占全国的80%,产生了占全国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较好发挥了现代化建设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高等学校建设了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国高等教育70年的基本经验和政策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强调立德树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道路。


一、国家统一领导、地方统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从国家包办走向国家主导,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70年来,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予以了极大重视,在多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中给予重要的计划地位和项目安排,使高等教育的地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中得以凸显。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统一规划,除了在综合性文件逐渐加大对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和规划之外,教育部专项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战略性全局性文件,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做出目标设置和长期规划指导,引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当地高等教育统筹力度,地方高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努力。


二、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完善


  一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区域和专业布局不断完善。1952—1953年,“以培养工业建设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开启了高校院系调整,为建设以理工为主的中国高校体系奠定了基础,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急需发展。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进行力度空前的体制改革,实施“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国务院部门所属的高校一部分划归教育部管理,大部分划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为社会和区域经济服务,高等教育招生数和毛入学率得以大幅提升。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