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在指数中,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和知识产权环境指数提升最为明显。“2012年至2016年,知识产权保护指数都在210上下浮动,2018年提升效果显著,达到274.3。知识产权环境指数自2010年以来连续提高,2018年指数为271.3。”韩秀成解释说,“这显示知识产权制度环境、服务环境等方面优化效果明显,社会公众及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提高”。
对比国际来看,在我国知识产权环境指数中贡献度最高的依然是制度环境指数,体现出我国近年来努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积极进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2018年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中统一管理。
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草案首次审议,推动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完成《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修订,印发《“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3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大力开展“雷霆”“护航”“溯源”“净化”等专项行动。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专利行政执法办案7.7万件,同比增长15.9%;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1万件,案值5.5亿元。版权行政执法立案查办侵权盗版案件2500起,收缴盗版制品377万件。全国法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案件30.1万件,同比增长41.1%,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300余件5600余人,提起公诉4400余件8300余人。
不过,韩秀成也提醒,尽管我国知识产权环境指数在40个样本国家中排名上升5个位次,但依然只是位居第24位,“说明我国提升知识产权发展环境的长期性依然存在”。(记者 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