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翻译活动本身的审美娱乐性

发布时间: 2018-11-01 09:10:49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翻译家也是人,要生活,要娱乐,并不—定一弄翻译就非抱有拯环球黎民于水火之心不可,实际上很多翻译家初次翻译时多半是兴趣使...



这一点,很少有人论及。但我们须记住,翻译家也是人,要生活,要娱乐,并不—定一弄翻译就非抱有拯环球黎民于水火之心不可。实际上很多翻译家初次翻译时多半是兴趣使然,译得多了,这才正经起来,当作自己的事业干。各行各业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把本行看得过分重要,弄哲学的,弄文学的,弄天文、物理的,莫不如此,翻译家也一样,也喜欢神化翻译业。自然也有虽然自己在搞翻译却又偶然对翻译说些风凉话者,如郭沫若早年(1921)就曾将翻译贬在创作之下,目为“媒婆”,扬言要“稍加遏抑”,惹得沈雁冰先生大为不满, 事隔13年(1934)还忍不住著文反驳。其实“媒婆”说并非始于郭沫若,而是哥德的看法。郭沫若当时也未必就真正在“鄙薄”翻译,细审郭沫若前前后后有关翻译的文章,就知道他其实是十分看重翻译的,他之所以抛出“媒婆”论,只因为他觉得当时的翻译太受宠了,应该“稍加遏抑”,好让创作这“处女”有出头露面之日,他自己就不只一次地说翻译是“一件难事”,“绝不是轻松的事体”而凡有鄙薄翻译者出现,翻译家总要恨恨不平地加以攻击,你说翻译比创作容易,我偏要说翻译比创作更难。鲁迅即是持此说者。以鲁迅的文字工力和外语能力,照理应该在翻译上取得不逊于其创作的成绩。而实际上,人们今天读的主要是他的创作,而非他的翻译。尽管他翻译的文字总数与他创作的总数基本相当。因此,就鲁迅个人的情况来看,也许可以说翻译确实是难于创作的。好在翻译虽则是难而终于仍然有许多人心甘情愿振笔为之者,虽一半或因生计所迫、工作所求,不得不为,而另一半则亦因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娱乐。尤其是译诗者,不辞字斟句酌之苦,不嫌稿酬润笔之微,所费时日虽倍胜于译他种文体,而仍乐而不疲,其原因就在于译诗过程本身能给予译诗者极大的审美快感。严又陵所谓“一名之立,句月踌躇”,表面上似是在诉苦,其实无异在自我广告其翻译态度的严谨,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踌躇”者,“踌躇满志”也。近人诗词翻泽家许渊冲教授提出译诗者对译事须“知之,好之,乐之”,并以“乐之”为译诗最髙境界,亦可证此说。


如果翻译时只有苦,未有乐,恐怕无人肯问津。不但译事如此,其他各行业,亦莫不如此,难怪古希腊哲学家居勒 尼学派、伊璧鸠鲁等力倡快乐主义,而后世哲学家、伦理学家多有和之者。所以翻译活动本身具有或应具有娱乐的性质,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翻译活动既有娱乐性,翻译者对译作的处理,自然也就往往有凭兴趣出发而缺客观准绳的嫌疑。如林纾移译外国文学著作达170余种,多半是为了舞文弄墨,好让同辈诸公欣赏其古文笔法,往往是译文内容的重要性于他竟不及其译笔美之重要性。所以凡是“碰见他心目中认为是原作的弱笔或败笔,就不免手痒难熬, 抢过作者的笔代他士写”。查对原文,林对原文的“加工改造”或云“润色增饰”甚至无端仿造处,比比皆是。在林纾眼里,翻译当然是以这种方式为妙,因为他也有自己的翻译标准,不过他的翻译标准从属于他的写作标准即所谓“古文义法”,“他根据自己的写作标准,要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以为有点铁成金或以石攻玉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钱钟书语)。翻译过裎的审美功能的效用明显表现在林两个时期的译作中,在“癸丑三月”(民国二年)译完《离恨天》之前,林之文笔十之八九藻丽飞华,浩瀚流走,原因就在于他以译事而寄写作之乐岁之后,迫于生计,“对所译的作品不再欣赏,也不甚感兴趣,除非是博取稿费的兴趣。钱钟书语)于是“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松懈,使读者厌倦故评价林译的价值,也应把这种因素考虑在内。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汉英押韵翻译
  • 下一篇:成语、谚语明喻汉英翻译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