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红楼梦》错综句式的翻译
2021-05-29 09:44:45    etogether.net    网络    


如果按排比的规律,则应说成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矶也离了缝,桌子也挤到墙里头,花盆也放在帘子 上。”这种同类型同结构的句子一连排比了六次,显得太整齐,太单调了。所以,作者在这最后两项前加上了“甚至于”,将排比缩短成四次,变最后两项为“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 打破了整齐的排比,变为错综,句式既有变化,又有波澜,比单纯的排比更活泼有力。


再来看译文。杨译采取直译,言简意赅,前四项与最后两项之间用“or even”连接;霍译在遣词造句上虽不如杨译简洁,但究其结构特色,特别是结合原文错综句式的修辞效果及出发点分析,与杨译并无大异,只是将前面的四项译成结构类似的词组或短语,最后两项则以完整句子的形式出现,这样的英文错综句式的修辞效果与原文相得益彰。从两段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对原文句式的理解是相当到位的。如果说汉语的错综句式因为避免了句子结构的单一化而吸引了读者,那么,其对应的译文(保留了原著的错综句式的特点)也同样以其活泼多样的语言形式受到译文读者的欢迎。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这样的译例:


3)“……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 见了星星月壳,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第三十五回)


杨译:

"...When he sees a swallow he talks to the swallow, when he sees a fish in the stream he talks to the fish. He sighs or mumbles to the moon and stars,..."


霍译:

They say that when he sees a swallow he talks to the swallow, and when he sees a fish in the river he talks to the fish, and when he sees the stars or the moon, he sighs and groans and mutters away to himself like a crazy thing.


不言而喻,译文应该最大限度地实现“神似”和“形似”的珠联璧合,从阅读感受上达到原作的语言水平。换言之,就是要使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那样,产生同样美学欣赏的心理感受。但是,有时候避开或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是为了更好地接近和表现原文的真实含义,也可能是译者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没有必要追求形式上的亦步亦趋,或出于译者个人表达习惯的取舍等。一言以蔽之,译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散文翻译示例《冬夜》——Winter Night
下一篇:克罗齐(Benedetto Croce)美学翻译见解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