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现,不同的人表达同一意思或在同样场合说话往往不同,如客人对送客出门的主人可能说“不要出来了”,也可能说“请留步”等,这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语言这一交际工具时,总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影响人们使用语言的主、客观因素
影响人们使用语言的主观因素如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职业、年龄、性别、地区/域等:客观因素主要指语境因素,如交际内容、交际方式、交际对象、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等。人们交谈的话题有的较严肃,如国际形势、国家的方针政策等;有的话题如球赛、兴趣爱好等大多较轻松。交际方式有口头和书面之别。至于交际对象,人们在谈话时既要照顾到对方的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等上面提到的各种因素,也会考虑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如是上级或下级,长辈或晚辈,朋友或陌生人等。交际目的则指是陈述、宣传,还是赞扬,谴责,或仅仅为了联络感情。能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自如地使用不同文体或语体是衡量一个人驾驭语言能力的标志之一。口译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使用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从交际内容看,涉及的是我国政治、经济、外交、人口、教育,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的基本状况和国家有关的重大方针政策,主题严肃。交际目的是陈述以求对方了解。至于交际方式.每课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书面体(written),但是配有旨在培养学习者口译能力的各种练习,要求学习者利用有关素材,通过教师和教材的引导,尤其是大量的口语实践,能基本掌握汉译英交替口译的技能。为此,学习者除了熟悉相关主题,掌握有关词汇和表达法以及口译译员应具备的基本功以外,还应对口语体(spoken)本身的一些主要特点有所了解。
口语体不等同于非正式语体
首先应当指出,口语体并不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样等同于非正式语体。口语体和书面体一样,可粗略分成正式语体(formal),非正式语体(informal),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体(neutral)三种主要形式。有的语言学家认为口语体可以按目的不同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message-oriented,另一类是listener-oriented,前者的目的在于传达信息,后者在于维持友好关系,前者从结构上看更接近书面体语言。尽管如此,口语体还是有些不同于书面体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但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子结构等各个层次中,而且受交际对象是否在场、谈话是否事先经过准备、交际对象是否参与谈话、以及谈话的“公开”程度或在场人数多少等四个因素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