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迫切需要我们研究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关口前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宣布,今年将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前移资助关口,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博士生支持力度,试点优秀本科生资助,探索设立杰青基金延续资助项目,构建基础研究人才长周期培养机制,强化科学基金的人才和团队培养功能。
作为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资助的主渠道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此项举措将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培养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到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国际科技竞争正在向基础前沿前移。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迫切需要我们研究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关口前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成果丰硕。但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要求相比,基础研究后备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