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翻译是在世界文化研宄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递是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文化传递要求译语要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文化传递是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关键部分。要准确地把握好翻译中文化传递就必须考虑下列要素:不同语域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翻译之不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语言文化的特性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和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因素。
因而,翻译的基本环节包括理解和表达。理解就是文化信息的解码,是从传者那里获得原语的意义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它以熟悉原语的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为前提,不能脱离原语的社会文化因素,是带着理解了的信息,用译语在其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交流。它以符合译语的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为条件,于是不能不与译语所属的社会文化因素相碰撞、相融合。因此,翻译的使命,说到底,是从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走出来,然后再进入另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去,其表象是构筑符号与符号的转换,而实质是联通文化与跨文化的非常规对话。
例如东西方有不同的宗教传统,从人类学和文化学视角来看,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是由民族宗教信仰、不同的迷信意识等组成的文化现象。显然,不同的宗教是不同社会与文化的表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从根本上讲,中西文化的差异来源于中西宗教信仰、观念的不同。翻译时,应当注意体现原语与目标语这两种宗教文化的不同精神实质,必须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色,不能“张冠李戴”地出笑话。“in the name of Christ”是“以基督的名义”,当然不是以“佛”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