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业文章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翻译项目进度跟踪管理
2022-09-24 10:09:08    etogether.net    网络    


在计划阶段,项目经理已经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进度基准,在实施阶段,项目经理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进展情形,更新项目的实际进度,并与进度基准进行比照,发现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并及时探寻根源,解决问题,以确保项目回复到正常的状态。


大多数项目管理工具如Microsoft Project等都能够很方便地进行进度跟踪,说到底,进度跟踪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项目经理的要义乃在于通过对进度跟踪进行管理,来确保项目在既定的轨道上有序运行。


跟踪是为了控制,在翻译项目的进度跟踪管理中,项目经理应该把握如下重要准则:


(一)首次出现延期就应该立即介入问题、查找根源,而不是乐观地期待下一个可能的完成点。很多项目经理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在项目进度出现延期的时候,往往会轻易接受该资源承诺的下一个完成时间,或者寄望于在某个里程碑阶段能够一次性地进行调整。这种危险的想法正是导致进度偏差过大最终无可弥补的根源。须知在进度偏差还小的时候就立即查找因由,尚不难加以有效控制,一旦进度偏差加大而不得不四处应急,就难免左支右绌,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导致进度失控。


(二)进度基准的可靠性非常重要,不切实际的进度基准再怎么跟踪都只能是延期或者低质量提交。启动阶段所介绍的工作分解结构和活动时间估计是项目经理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而计划阶段确立的进度基准应该是在对项目文件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举例来说,在大型翻译项目中,如果已经了解到客户不能提供有效的词汇,倘使进度基准中未能设定“建立词汇表”的流程,则实施阶段无论如何对翻译流程进行跟踪,最终的提交中不免存在大量的术语翻译不一致,从而导致低质量的提交。跟踪过程中一旦意识到问题出在进度基准本身,就应有的放矢,与客户及时进行沟通,协调新的项目流程及进度表,而不是抱着侥幸心理,走一步看一步,那就失去了跟踪的意义。


(三)任务完成百分比并不可靠,可靠的方法是进一步细分任务。对于一个翻译项目,出现1到2天的偏差还容易纠正,而如果出现1到2周的偏差就很难再进行纠正了。任务本身的粒度及工作量与偏差的大小直接相关,一个任务要么不出现偏差,要么出现成倍的偏差,粒度太大的任务是不适宜进行跟踪的。可以说,项目总体进度所允许的偏差决定了项目任务粒度划分和任务跟踪频度。如果不对任务进行细分,仅仅依靠项目成员反馈的百分之多少的完成量等主观数据,则任务是否能够按期完成对项目经理而言就成了不可控的因素。举例来说,如果进行翻译之前需要基于以前的单语文件创建TM,而且此任务最多允许偏差1到2天,则需要把任务粒度细化到天并按天跟踪,而不是给定一周的工作量并让执行者自行掌控,因为一旦执行者对于大粒度任务缺乏很好的细分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进度偏差。而细粒度的跟踪目的就是要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尽可能早地发现任务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四)如果无法根据既定计划完成进度,需要同客户进行积极的沟通,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进行客观的沟通,避免给客户造成不确定性,让客户看到我们的努力和进度以及最终的目标。


说到底,进度跟踪管理的解决方法要么是纠正进度偏差,要么是修正进度表,这些都要求项目经理在进行充分探究的基础之上来作出决定。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翻译项目范围变更管理
下一篇:翻译项目常规信息的管理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行业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