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专场音乐会的余天呈。
开栏的话: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
作为负笈海外求学的新一代留学青年,在新的时代,有新的使命和责任。本版从今日起推出《留学青年说》栏目,让我们听听他们的青春故事,看看他们会交出怎样的青春答卷。
“我叫余天呈,目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读博士……”在线教育平台密希大学日前上线的“百位名校博士看世界”,迎来了一位理论机器学习方向的讲师。
“90后”“理论机器学习方向”“海外名校博士生”是余天呈的标签;“合唱团成员”“力量举爱好者”“喜欢读毛姆的小说”也是他的标签。
“规划时间、安排人生,关键在于如何取舍,因为让每个人感到满足、快乐的事情并不相同。”余天呈说。
失败也是一种学习
从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到本科期间两次赴美学习交流,再到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生,余天呈感受最深的是懂得了“如何看待失败”。
在麻省理工学院,余天呈加入了学校合唱团。在排练过程中,有几次因为他的原因,有时是没发挥好,有时是理解不到位,以致演出不成功。他得到的不是批评,而是来自老师的鼓励。当他在排练中没出错误时,老师还带头为他鼓掌加油。这种对“失败的宽容”让余天呈印象深刻,“正是因为老师的鼓励,我在后来的排练和演出中越来越顺利”。
在余天呈看来,看待失败的态度对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把太多精力放在对‘不能失败’的紧张上,不仅精神状态得不到放松,也少了尝试其他可能性的勇敢。况且,失败本身也是一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