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泪水如兰州拉面般滚了出来」这个形容方式,法语君觉得又好笑又贴切,还有点饿……
其实,法语中形容痛哭,也经常会让人感到有些馋。pleurer comme une madeleine,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个表达,实际上,它与唤起普鲁斯特回忆的洛林传统糕点没有任何关系。这个Madeleine不能吃,写的时候首字母需要大写。
这个表达方式的故事既与烹饪无关,也与文学无关,而与……圣经有关!Marie-Madeleine,也被称为Madeleine,她在圣经中因在耶稣身边的所作所为而闻名,也因她标志性的泪水而闻名。她不属于十二使徒,却被罗马神学家Hippolyte认为是「使徒中的使徒」。pleurer-comme-une-madeleine出生在以色列的一个小镇抹大拉上,据说耶稣驱除了附在她身上的7个恶魔。
Une référence biblique
源自圣经的表达
从这件事情开始,她成了耶稣的门徒之一,一直陪伴他到他在世上的最后时刻。
耶稣在受难时、在十字架下、在埋葬时,她都在场,并且是第一个见证耶稣复活的人。她发现空墓之后,震惊不已,被情绪冲昏了头脑,立刻跑去找使徒Pierre和Jean,哭得昏天黑地。
就在那一刻,复活的耶稣向她显现。她却没有立即认出他,而是把他认成了园丁。「Femme, pourquoi pleures-tu ? Qui cherches-tu(女人,你为什么哭?你在找谁?)」基督这样询问她,并让她擦干眼泪。
这个在《新约》中出现最多的女人,将福音书中这一引人注目的故事带入了流行文化。在13世纪,古法语在faire la Madeleine的表述中借用了她的形象,几个世纪后被作家巴尔扎克化用为pleurer comme une Madele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