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口译技术 > 正文

从听词到听意

发布时间: 2017-02-22 10:00:23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假设译员没有听清或者没能听懂“forum”、“groundwork”、“executive” 等词,如果他只专注于语言形式,那么要译出这段话会非常困难。但是,如果他注意理解言语背后的意义,那么他仍可以推断出两层怠思:1)这件事情不适合在顾问委员会讨论;2)技术工作各方的准备很重要,这是达成决定的基础。如此看来,如果能注意理解意义,在初学者看来似乎是很难的口译就会从“不可能”变成“可能”。
 
当然,所谓“听意不听词”并不意味着把源语的语词一概拋开。意义来自于语词,因此,对于源语中的关键词是特别要注意听辨的。例如,发言人说:
 
Given the topography of the country,the construction of motorways has been very expensive. The Norwegians have found the solution to their financial problems by imposing tolls. And these are pretty expensive. The roads are wonderfully built, and are a pleasure to drive upon, with beautiful scenery, but when the poor drivers get to the end of their journey and have to pay the toll, they certainly feel that their wallets are much lighter.
 
在这一语段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关键词是“toll”,如果译员没有听清或者没能听懂这个词,口译可能会有困难。不过,如果在连续传译中,译员如能注意理解意义,也许仍可以化解困难,因为从语段的上下文、该词的搭配等方面都可以推断出这个词的意思是“要付的一笔钱”。这样译出,虽然不够确切, 仍可以达到传意的目的。
 
3.口译的理解过程
 
口译听辨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口译中的理解除了要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法和语用分析以外,还要注恋运用言外知识来进行分析。著名口译研究者Gile 曾提出口译的理解公式: C = KL + ELK + A,即:理解(Comprehension)= 语言知识(Linguistic knowledge) + 言外知识(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 分析(Analysis)。这个公式说明,在做某一主题的口译时,我们不能光靠耳朵的语音听辨来进行理解,还要充分激活头脑中储存的与这一主题相关的言外知识来帮助理解。按照释意理论的观点,口译的理解是一个“语言分析+认知补充(cognitive complement)” 的过程。
 
言外知识的“认知补充”包括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这一主题的专业知识以及口译现场的场合知识。如果译员注意问自己有关口译现场的四个“W”问题, 即:发言人是谁? (Who is the speaker?)主题是什么? (What is the subject?) 在什么场合? (What is the occasion?)听众是谁? (Who is the audience?)这样往往能更好地理解发言人的话语含义。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