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服务需求的迅速膨胀催生了本地化语言工厂(local language factory),推动了翻译行业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的发展,促使翻译方式由传统手工作坊模式转向工业自动化。本地化团队内部分工高度专业化,设有翻译、质量保证(QA)专员、工程师、测试专员、排版专员、项目经理等细分工种,各自需掌握专门的技术,各个工种在本地化实施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下面将探讨不同工种使用的主要技术及工具应用。
(一)本地化翻译技术
本地化项目的核心工作是将产品或服务进行本地化翻译,该过程使用的技术通常包括翻译记忆技术、术语管理技术、机器翻译技术等。
本地化业务通常是全球化服务,业务量巨大是其显著特征,需要快速交付甚至同时发布(simultaneous shipment,simship)。为提高效率,须充分利用以前的翻译语料,保证术语和翻译风格一致性,本地化企业通常采用SDLTrados、Déjà Vu、memoQ、STAR Transit等CAT 工具提高效率。
大数据时代的本地化企业常面临在有限时间里实现海量信息快速本地化的挑战,若速度优先而质量要求不太高,机器翻译便大有用武之地。本地化企业充分利用机译和译后编辑(Post-Editing)技术,大幅降低业务成本,如客服专员可借助机器同步翻译技术实时翻译在线支持内容、聊天信息和电子邮件。本地化领域常见机译系统有Systran、Google Translate、Microsoft Bing、SDL Language Cloud MT 等,实力较强的企业会定制开发适合自己业务的机器翻译系统。
本地化翻译离不开有效的术语管理技术,如术语提取、预翻译、存储、检索、自动化识别等技术。实现上述技术的工具有acrolinx IQ Terminology Manager、Across crossTerm、 AnyLexic、 LogiTerm、 qTerm、 SDL MultiTerm、 STAR TermStar、Term Factory、T-Manager、TBX Checker等。
此外,本地化翻译中需要整理和维护翻译记忆库、术语库、双语或多语文档等语言资产,还涉及翻译记忆索引优化、术语库转换、文档版本控制,以及数据
备份和恢复等技术。
(二)本地化质量保证技术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指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本地化全过程,如翻译、工程、排版、测试等均需QA。本节仅讨论本地化翻译QA技术,该技术用于对软件界面、帮助文档等本地化内容进行质量检查和校对,并对整个项目的语言质量进行全局控制。如利用QA工具可快速批量检查拼写,术语、数字不一致,标点符号,多余空格,日期格式,标签(Tag)和漏译等问题,大幅降低人工劳动量,节省时间和成本。本地化中的QA 工具主要有两类,一是CAT工具自带QA插件或模块,如 SDL QA Checker、memoQRun QA等;二是独立QA工具,如ApSIC Xbench、ErrorSpy、L10n Works QA Tools、Okapi CheckMate和QA Distiller等。
(三)本地化工程技术
本地化工程(localization engineering)是使用软件工程技术和翻译技术,针对产品开发环境和信息内容,对其进行分析、内容抽取和格式转换(如利用ABBYY FineReader等文字识别工具将图片文档转为可编辑格式),然后再将已翻译内容再次配置到产品开发环境中,从而生成本地化产品的一系列技术工作。该过程使用的核心技术之一是针对各种文档格式的解析技术,常见操作是:本地化工程师分析需要本地化的文档类型,编写相应解析器(脚本、宏、小程序等),抽取文档中的待译文字,并用内部代码保护或隐藏不需要翻译的格式信息,让本地化人员只关注待译文字本身,减少不必要的“非生产性时间”。
编译是本地化工程的重要工作,翻译对象不同,编译类型也不同。如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Visual Studio.Net等工具将ASCIⅡ 本地化翻译资源文件(如*.rc文件)编译成二进制的本地化资源文件(如*.dll文件),然后使用软件安装制作工具(如 Setup Factory)创建本地化翻译后的软件安装程序。可以用于联机帮助文档编译的工具如HtmlHelp Workshop、Madcap Flare、RobolHelp、WebWorks ePublisher等,用于软件本地化的编译工具如Alchemy Catalyst、Lingobit Localizer、RC-WinTrans、ResxEditor、SDL Passolo和Visual Localizer等。
本地化工程技术还包括校正和调整用户界面控件大小和位置,定制和维护文档编译环境,修复软件本地化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等。本地化工程技术在产品本地化的全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