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瓦里和刘宓庆都分别指出上述文体特征尽管是主流,但也有一些科学家强调摆脱这种因袭文风,力求洗刷枯涩与沉闷感。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等,读起来都很自然、亲切,备受推崇。
由于科技翻译中内容重于风格,那么内容的准确传译的重要性便被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使得译者除了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之外,还要对传译的内容相当了解熟悉;因为科技翻译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不只牵涉一词一句,而是会祸及整部作品。
祸及整部作品的错误往往是由于没有注意科技词汇的特征所致。科技作品在用词上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大量使用科技词汇。科技词汇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常用词汇的专业化。科技作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术语借自英语的常用词汇,它们是英语中的常用词,但用到某一专业科技领域中却成了专业技术用语,具有严格的科学涵义。例如“force”和“work”。第二,构成新词汇。科学家常会出于特殊的目的而构造新词, 这些新词通常词义固定,一经出现,便不再更改,因此翻译时应注意使用的连贯性。除了上述两个特点外,还有一些科技词汇在不同语言中拼法差不多,所指相同,所以不需翻译,如英语中的“alcohol”在法语和德语中分别拼成“alcool”和“Alkohol”。
萨瓦里认为科技翻译的四大特征很近似于完美的翻译,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文学翻译很难比得上的,然而科技翻译具有明显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