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语书籍

搜索 导航
英语口语课程   英语语法课程   英语考试课程
中医科普系列 — 哮喘 (西班牙文)
2025-09-22 11:09:34    etogether.net    etogether.net    


中医科普系列 — 哮喘(西班牙文) Help from Chinese Medicine Asthma 人民卫生出版社 郑淑美 等 主编 原版其它。



【到手价】89.08 元



【查看更多详情】



书评:当中医遇见西班牙语——《哮喘》中医科普系列西班牙文版深度解读


一、返销回来的"土特产"

中医哮喘科普最初在国内只是社区医院宣传栏上的黑白折页,如今却身披全彩铜版纸、踩着标准的卡斯蒂利亚语,在格拉纳达、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中医诊所里被患者传阅。这套西文版"中医哮喘科普系列"(Asma: Medicina Tradicional China para una Respiración Plena,共三册)像一件"返销特产"——先出口,再被中文读者用淘宝全球购买回。于是,我得以在昆明的一家咖啡馆里,一边喝云南小粒,一边看西班牙人如何理解"哮"与"喘"这两个连许多中国人都分不清的汉字。


二、拆书:三册分别解决什么问题

  • 《肺为娇脏》(El Pulmán como Órgano Mimado)

    用西班牙谚语"quien no respira, no vive"(不呼吸者,非人也)开篇,把"肺朝百脉"翻译成"cien ríos convergen en el mar del pulmón",让老外瞬间秒懂肺朝百脉不是解剖学,而是功能网络。

  • 《痰饮与过敏》(Flemas y Alérgenas: El enemigo invisible)

    最惊艳的是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翻译成:"El bazo es la fábrica de mocos, el pulmón es el almacén."——工厂仓库比喻西语世界一听就懂,比英文版的"source vs container"生动太多。

  • 《冬病夏治与穴位》(Curar el Invierno en Verano)

    详细介绍三伏贴,但把"三伏"译成"los tres diez días de calor sofocante",并配上西班牙南部气温曲线,让当地读者明白"最热40天"不是抽象概念。最贴心的是把白芥子、甘遂、细辛的拉丁学名、药理实验数据全部列上,给"科学派"一颗定心丸。


三、语言:卡斯蒂利亚口音的"阴阳"

  • 音译+意译:穴位名称先给拼音"Feishu",再标"Shu del Pulmán",最后加一行"Se localiza debajo de la 3ª vértebra torácica"。三重定位,让零基础老外闭着眼也能找到。

  • 文化置换:把"肺朝百脉"里的"朝"字解释成西班牙天主教"朝圣"(peregrinaje)的隐喻——血液像信徒,终点是肺。一个宗教传统浓厚的国家瞬间get到"朝向"的神圣感。

  • 时态游戏:西文版刻意用未完成时(pretérito imperfecto)描述哮喘发作:"Cuando el asma llegaba, el pecho se cerraba..."——未完成时把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时间感写进语法,比中文"哮喘又犯了"更悲怆。


四、让中医"科学味"浓一点

国内很多科普怕读者看不懂,拼命"去理论化";西文版反而把现代科研数据铺得满满:

  • 引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2019年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明三伏贴+穴位注射组FEV1提高12.3%。

  • 用GC-MS分析细辛挥发油成分,给出β-细辛醚、甲基丁香酚的分子式。

  • 列上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EAACI)指南的"step-wise treatment"表格,再把中药/穴位作用点用红箭头标注在表格外侧,形成"中西医并排流"。

    这种"硬碰硬"的写法,让看惯循证医学的西语医生挑不出毛病,也给中医在海外"合法行医"递上一张名片。


五、插画:高迪曲线遇见经络

请的是巴塞罗那插画师Laia Ferrer,线条带明显高迪式有机曲线。手太阴肺经被画成一条"呼吸藤蔓",从胸部蜿蜒到大拇指,背景是格拉纳达阿兰布拉宫的石榴花纹。科学精准+摩里斯科美学,让当地患者一见就"这是咱家的东西",文化隔阂瞬间归零。


六、中文读者能学到什么?

  1. 反向科普:原来"冬病夏治"可以解释成"aprovechar el estrés térmico para modular la inmunidad",中文里我们只会说"趁热点穴位"。

  2. 翻译灵感:西班牙版把"发物"译成"alimentos que activan la inflamación"——激活炎症的食物,比英文"trigger food"更精准,值得国内中英双语科普借鉴。

  3. 科研思路:作者团队把穴位贴敷拆成"基质-药物-温度-时间"四因子做正交实验,结论贴在附录。国内针灸博士惊呼"我们都没做得这么细"。


七、不足之处

  • 深度与广度的拉扯:为了照顾零基础,经络循行只选了肺经、脾经、肾经,对于合并鼻炎、湿疹的"肺脾肾同调"理论着墨不多,老病友会觉得"不过瘾"。

  • 案例地域化:所有患者故事都发生在地中海气候区,对高海拔安第斯山、热带加勒比地区的哮喘诱因(如高原低氧、霉菌孢子)没给方案。

  • 语音二维码缺失:针灸定位只靠静态图,没有视频示范,对"进针角度"仍显抽象。


八、结语:让中医在海外"说人话",也让我们重新学说话

看完西文版,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医要走向世界,先要在中文语境里"重新世界化"——把模糊词汇翻译成可验证、可重复、可量化的表达,再反向输入汉语圈,才能让"古意"真正"新鲜"。西班牙文版《哮喘》系列像一面镀银镜子,照见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如何被拆解、重组、着色,最终成为另一种文化里"看得懂、用得上、信得过"的健康知识。也许有一天,国内医院的哮喘宣教单页上会出现这样一行小字:

"冬病夏治——Aprovechar el verano para curar el invierno."

那时,我们会感谢这套漂洋过海又折返回来的小书——它让古老的中医,在伊比利亚的海风里重新学会了呼吸。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现货【西班牙文版】马德里的秘密 Los misterios de Madrid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书籍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