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市场需求,培养高端人才
泰国留学生罗俊勇曾获得第四届“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个人一等奖。因为这次比赛,他来到中国西南大学继续学习。这位精通重庆话、热爱京剧的“中国通”,毕业之后回到泰国华文学校任教。
近年来,在东盟国家,汉语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英语。汉语国际学校急需中文教师。而且,懂汉语的专业人才更容易就业,收入更高。
“来华留学生首先要过语言关,之后他们会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张成霞分析,随着中资企业在东盟国家落户,需要大量本土懂中文且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这影响着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趋势,影响着学生的专业选择。
近年来,留学生的专业选择也更加多样化,例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资源环境等专业逐渐受到欢迎。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12年来,来华留学的东盟学生越来越多。仅贵州大学,东盟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从12年前的个位数,增长到近几年的千位数。去年长期、短期留学生共1073人,其中东盟国家留学生占到了60%以上。排在前五位的国家是老挝、泰国、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和意大利。
泰国是东盟国家中的重要成员。2016年泰国提出了“4.0战略”,提出了未来发展十大目标产业。这一战略意味着更快捷的交通设施、更前沿的高新技术、更多受高水平教育的民众以及高技能工人。东西方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王伟认为,无论是这一战略的实际目标,还是这一战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都将促进教育发展,促进中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泰国暹罗大学以工程专业为特色,校长波伦凯·蒙孔瓦尼岩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积极探索与企业、工业的深度合作,探索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为两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端人才。
利用科技手段,创新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