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新闻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灰摩卡:中俄民间交流的一股小小暖力量
2019-06-06 14:51:34    记者惠娟    神州学人    


  留学生活不易,语言障碍、跨文化冲击、学业压力让不少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的生活基本就是“学校—宿舍—超市”三点一线。“灰摩卡”的成员一直试图帮助在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创造更多从多方面了解俄罗斯的机会。一次“灰摩卡”听众线下见面会上,他们发现原来很多自己节目的听众就在莫斯科,于是就有了组织更多线下活动的计划。


  方飞很喜欢逛俄罗斯的各种小众博物馆,他认为这些地方精致且充满文化特色,但往往不被人知晓,所以他很喜欢组织大家去这些地方。到目前“灰摩卡”组织过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已超过百场,有手工制作类的,比如学习制作俄罗斯传统的毡靴、布娃娃、鞑靼小花帽;有文化艺术类的,比如学习弹奏俄罗斯传统三角琴;有历史体验类的,比如夜游莫斯科市中心老城街区、在莫斯科河上游小镇的自行车骑行,也有参观当地企业了解俄罗斯企业文化的活动等等。方飞和“灰摩卡”团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中国留学生的留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这些活动中方飞印象最深的,也是组织难度最大的一次,是2017年召集260多名中国留学生去观看北京昆仑鸿星俱乐部对战莫斯科中央陆军俱乐部的冰球比赛。“冰球”这项运动本身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正在俄罗斯现场看过冰球比赛的人却很少。由于做过相关的翻译工作让方飞对冰球产生了兴趣。作为热爱冬季运动的国度,俄罗斯很愿意向中国留学生介绍冰球运动,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内也在向民众大力推广包括冰球在内的冬季运动项目。通过方飞的努力,俄罗斯的冰球俱乐部为“灰摩卡”的活动提供了球迷票。“那是我第一次在俄罗斯的公共场合听到奏中国国歌,内心还是非常震撼的。”林川照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冰球比赛的经历时,依然能感到当时的那份感动。



  都有哪些人在听“灰摩卡”?


  节目鲜活、活动有趣,“灰摩卡”在俄语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次他们在去东京录节目的时候,在社交媒体上收到一条希望和他们见面的留言。“没想到在日本能碰到会讲中文的俄罗斯人,还是我们的听众。”这次意外的收获让方飞和“灰摩卡”团队发现自己其实还有大批的外国听众。“有很多在中国生活的讲俄语的人其实也在听我们的节目。一来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学习汉语的听力教材,二来同样是生活在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地方,他们很希望通过了解我们如何看待俄罗斯,从一个侧面知道自己在中国人眼中的形象。”“灰摩卡”也组织过不少像端午节教外国人包粽子这样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为中俄两国甚至汉语和俄语两种语言圈的民众之间搭起一个相互了解、彼此交流的温暖的平台。


  如果有一天离开“灰摩卡”……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美媒:中国留学预警令美高校忐忑不安
下一篇:留学离境 先上好这一课!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新闻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