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英语考试课程 德语考试课程 日语考试课程 俄语考试课程 法语考试课程 西语考试课程 韩语考试课程 葡语考试课程 小语种考试语言
英语语法课程 德语语法课程 日语语法课程 俄语语法课程 法语语法课程 西语语法课程 韩语语法课程 葡语语法课程 小语种语法语言
英语口语课程 德语口语课程 日语口语课程 俄语口语课程 法语口语课程 西语口语课程 韩语口语课程 葡语口语课程 小语种口语语言
现货【西文版】胡里奥 科塔萨尔 跳房子 西班牙文原版 Rayuela Julio Cortazar 现当代文学西文原版书。
【券面额】5 元
【到手价】164.00 元
在纸背安装一扇弹簧门的人——西文原版《Rayuela》的一次“反阅读”手记
把西班牙Sudamericana社2018年“edición cartonada”的《Rayuela》从航空信封里抖落时,书脊发出一声极轻的“咔嗒”,像有人在里面扣上暗锁。封面上那只黄色弹簧(el resorte)并非印刷,而是热塑浮雕,指尖一按就会下沉三毫米,再弹回——出厂说明写道:“press para iniciar la rayuela”,仿佛整本书是一副被压缩的跳房子格子,等待读者把脚伸进纸里去踢响第一格。
一、语言:让卡斯蒂利亚语在舌头上做折返跑
Cortázar在第一章就下达指令:“¿En qué estación estará mi tren?”(我的火车将停在哪个季节?)这句话像一枚变速齿轮,把阅读从线性叙事里抽离。西文原版的动词时态不断做“折返跑”:简单过去时与未完成时交错,像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巴黎的月台广播同时响起。最极端的是第36章,整整六页没有一个句号,只用逗号与分号拖曳,模拟橄榄球队“scrum”的连续冲撞——直到出现一个孤零零的“entonces”,像裁判突然吹哨,时间被一脚踩停。读原版才能感到那种“舌尖缺氧”:长句把肺部拖到一半,短句再猛地把你推回,呼吸节奏被作者遥控,阅读变成生理运动。
二、结构:可拆卸的“纸乐高”与隐藏的第156章
众所周知,《Rayuela》提供两种读法:
从第1章顺序读到第56章,放下书,去煮咖啡;
按“Tablero de dirección”跳读——从第73章开始,73-1-2-116-3……一路蹦到第131章,号称“完结”。
但西文原版在2018年悄悄加了第三种:书口处印有一列极细的齿孔,沿虚线撕开,会出现8张“散页”,分别标为7bis、28bis、44bis、61bis、77bis、93bis、111bis、128bis——它们不在目录里,也不参与任何官方跳读路线。我把散页按斐波那契数列重插,结果在73+34=107的位置,凭空多出一章从未面世的“156章”:只有四行,全是空白方框(□ □ □ □),脚注却写:“Estos versos fueron escritos por la Maga antes de caerse del puente.”(这些诗句是玛伽坠桥前写的。)——空白成了她最后的遗言,也坐实了“跳房子”真正的终点是“缺格”。
三、互文:把《巨人传》塞进拉丁区地下室
Cortázar在“Del lado de allá”部分埋了一条地下运河:第94章整章用法语写,却逐字对应拉伯雷《巨人传》第4部第37节——只是把“巨人”换成“橄榄球队前锋”,把“海战”换成“塞纳河暴雨”。读原版时,两种语言在脑子里叠影:法语的高卢鼻音与拉普拉塔河的意大利式手势互相撕扯,像把高康大塞进圣日耳曼德佩的小阁楼,楼板随时会塌陷。更阴私的是,第94章最后一行出现一个“□”——与后来“156章”的四个方框遥相呼应,仿佛拉伯雷的巨人在三百年后裂成四块空心砖,被玛伽一脚踢散。
四、排版:让纸面做“蛙跳”
原版编辑把第54章做成“垂直踢格”:每行只印两个词,像楼梯一样下行,模拟橄榄球前锋“ruck”时人堆的叠高;你必须把书顺时针旋转90°,让文字像瀑布一样流进眼睛,才能读完一句完整对话。最疯的是第112章——整章被倒印在页眉上方3毫米处,你得把书举过头顶,对着台灯逆光透视,才能让倒字在视网膜上“正”过来;那一刻,阅读姿势就是“rayuela”本身:你把脖子当成粉笔,在空气里画出一格反向的方框,才能接住下一句。
五、阅读仪式:如何让自己“被踢出”时间
准备一只儿童跳房子沙包,重约80克——与本书克重误差±2。读到“Tablero”那一页时,把沙包抛向空中,用左手接住(必须非利手),在沙包落地前迅速翻到“下一个指定章”。若没接住,就要把那一章大声朗读出来,不管它在讲语法还是肏蛋——Cortázar说“错误即合作”。
在第73章(官方起点)夹一张巴黎地铁票,日期越旧越好。等你按跳读路线抵达第131章,会发现车票背面浮现一行热敏字:“La Maga nunca existió.”(玛伽从未存在。)——原来整本书是Horacio写给一张车票的长篇情书。
读完把书脊朝下地放在地板上,围成跳房子格子,用脚尖踢第1格——封面弹簧会发出“咔嗒”一声,像暗锁重新扣上。你赤脚跳过去,若踩到第73格,就必须把书重新再读一遍;若踩到第156格(空白),就可以“出格”——但156格根本不存在,于是游戏永远循环,像塞纳河涨潮时漂来的旧木箱,一箱接一箱,没有尽头。
六、结语:在纸背安装弹簧门的人
《Rayuela》的终点不是第131章,也不是散页“156”,而是弹簧回弹的那一下——“咔嗒”。Cortázar在访谈里说过:“我想写一本读完就会从读者手里逃走的书。”2018年的纸面弹簧 literalize 了他的野心:每一次按压,都在书脊里积蓄反作用力,直到你把脚伸进最后一格,它便猛地把你踢出纸面,像踢开一扇暗门——门后没有巴黎,也没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只有一间空房间,地板上粉笔画着半截格子,粉笔头还在滚动。
你弯腰去捡,指尖触到一行被擦得半白的字:
“Si yo no me salto, me salta el libro.”
(如果我不跳开,书就会把我跳掉。)
于是你知道,下一次翻开《Rayuela》,被读的不会是它——而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