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书籍 > 英语书籍 > 英语阅读 > 正文

英文原版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发布时间: 2025-08-30 12:11:53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etogether.net   浏览次数:

英语考试课程   德语考试课程   日语考试课程   俄语考试课程   法语考试课程   西语考试课程   韩语考试课程   葡语考试课程   小语种考试语言

英语语法课程   德语语法课程   日语语法课程   俄语语法课程   法语语法课程   西语语法课程   韩语语法课程   葡语语法课程   小语种语法语言

英语口语课程   德语口语课程   日语口语课程   俄语口语课程   法语口语课程   西语口语课程   韩语口语课程   葡语口语课程   小语种口语语言

  • 英文原版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 英文原版小说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美版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同名电影原著 约翰伯恩 青少年课外阅读书籍。



    【到手价】33.40 元



    【查看更多详情】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进口英文原版精装本 | John Boyne | David Fickling Books,2006 年 1 月第一版,216 页


    一、开箱即读:一本书的“缄默之美”

    进口精装本采用 140 mm × 210 mm 的瘦长开本,像一封刻意做旧的信。封面是两条铁丝网的局部特写,烫银的标题在暗夜里闪着冷光;翻开环衬,却是一片刺目的猩红。216 页、45 g 米色无酸纸,整书仅 240 g——轻得令人不安,仿佛暗示“生命可以很轻”。锁线装订让 180° 平摊无压力,适合在地铁上单手阅读,也适合在深夜突然阖上,逼自己喘气。


    二、故事速写:九岁视角的“平行宇宙”

    1943 年的柏林。九岁的布鲁诺(Bruno)随纳粹高官父亲迁居“Out-With”(孩子对 Auschwitz 的音误)。他在新家的窗外看到远处一排穿“条纹睡衣”的人,其中一位瘦小的希姆尔(Shmuel)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却住在铁丝网的另一侧。

    Boyne 的叙事策略极端克制:

    • 全书用布鲁诺的童稚第一人称,语法错误、词不达意、故意误读的专名(“Fury”指 Führer,“Out-With”指 Auschwitz)构成了双重叙事——孩子眼里的“冒险”与成人世界的恐怖。

    • 没有血淋淋的描写,甚至连“犹太人”一词都极少出现;但正是这种留白,让结尾 5 页成为无数读者的“阅读阴影”。


    三、语言与阅读体验:可轻松抵达的“难受”

    • 词汇:蓝思值 1080L,略高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但句式简单;四级水平即可畅读。

    • 节奏:54 个短章,平均每章 4 页,通勤一趟能读 3–4 章;但多数人会在第 14 章 “The Dot That Became a Speck” 放慢速度——布鲁诺第一次看清“条纹睡衣”里的人。

    • 声音:若搭配 Audible 有声书(由 Michael Maloney 朗读),柏林口音与稚气未脱的尾音,会让最后一章的“关门声”更加可怖。


    四、与中文版的差异:为何一定要读英文原版

    误读与双关:

    “Out-With” 在中文版里被直译为“出去”,失去了孩子对 Auschwitz 的“去语境化”处理;

    “ striped pajamas ” 在英文里同时暗示“囚服”与“睡衣”的荒诞,中文只能译为“条纹睡衣”,双关消失。

    语法错误:布鲁诺把 “Heil Hitler” 写成 “Heil Hitler! Heil Hitler! Heil Hitler!”(三个感叹号),中文版统一为一个,削弱了孩子模仿大人却不得其神的荒诞。

    排版:原版刻意保留“长句无标点”的童稚语气,中文因断句规范被迫加逗号,节奏被“成人化”。


    五、道德困境:它是一本“好”的历史小说吗?

    出版 18 年来,争议从未停歇:

    • 历史学者批评其“童话化大屠杀”——九岁孩子不可能在 Auschwitz 铁丝网边自由行走;

    • 教育者却将其列为英美中学 8–9 年级必读,理由是“让孩子第一次触碰大屠杀时,不至于被血腥画面击溃”。

    Boyne 在 2023 年再版后记中回应:“我写的是寓言,不是档案。”阅读时请把它当作“黑暗童话”,而非历史课本。


    六、阅读后遗症:三件真实小事

    合上书后,很多人会下意识把书签插在第 19 章 “What Happened the Next Day” 之前——仿佛只要不翻到最后一页,悲剧就不会发生。

    在 Goodreads 上,有一条 6 万赞的评论:“我 28 岁,在地铁里哭到对面乘客递纸巾。”

    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把结尾 3 页印在展厅出口处的半透明纱幕上,观众穿过纱幕,就走进“集中营模型”——那几页纸成了“文学转场”的实体装置。


    七、给潜在读者的一句话指南

    • 如果你是家长,建议在 12 岁以上再给孩子读,并准备好回答:“为什么布鲁诺的爸爸明明爱儿子,却做坏事?”

    • 如果你是教师,可把本书与 Elie Wiesel《Night》、Art Spiegelman《Maus》并置,让学生体会“同一事件的不同叙事距离”;

    • 如果你只是想找一本“薄却重”的书,在 2 小时内体验一次“心灵地震”,那就把这本英文原版放进背包最外层——你会在地铁里提前下车,需要找个长椅坐一会儿。


    八、结语:铁丝网两侧的同一阵风

    Boyne 在后记里写道:“布鲁诺和希姆尔的名字,在德语里分别是‘棕色’与‘被上帝倾听的人’——他们本可以是任何孩子。”

    进口英文原版的最后一页没有 ISBN,只有一行极小的字:

    “May we never forget the boy who wore the striped pajamas.”

    读完合上书,你会发现自己在盯封面上那条银色铁丝网——它其实不是在分隔,而是在提醒:

    “网的两边,风是一样的。”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