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业文章

搜索 导航
语言与思想分离
2018-07-27 09:01:37    etogether.net    网络    



从理论上说,因为译员很自然地表达出一种想法,没有理由认为这种想法应当带有原先用另一种语言说过的任何痕迹。换言之,译员所说的原则上不受被译语的限制。


对生活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而且一直认为思想和语言完全是一码事的那些人来说,思想可以与它的言语形式相分 离,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见解。当儿童学说话时,他先学会用本国语表达自己的各种感觉。这些感觉在他学说话之前就已存在,他很快学会把这些感觉与那些描述这些感觉的词统一起来,然后,他把周围人用来表达思想的词语汇集起来,学着表达概念。因此,正是通过语言,我们才能完整地具有发展和阐明我们的思想,使它超出感觉的层次,达到概念的高度。认为说话和思维完全是一码事,这种常见的倾向归因于这一事实:假如没有语言赋于思想以形式和结构,假如语言没有表达意思的最细微差別的能力,人类思想的复杂性决不会存在。这并不意味着语言和思想完全是一码事,但意味着有一种不断的双向交流,从而思想波可以转变为语言,语言又可以变为思想波。


善于用不同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译员明白,他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你用哪一种语言思维?”他意识到,思想在表达之前,并无言语;语言一旦发展了思想,阐明了思想,思想就回复到非语言状态,存入大脑。他知道,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并不以言语形式储存于头脑中;他也知道,口舌编的电码(言语)与概念的非言语处理(思想)之间的双向交流接连不断,这正是人类头脑独一无二的特点。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口译中的本国语和干扰
下一篇:口译中碰到专业词汇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行业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