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父母不能包办,但可以尽可能地提供一些人脉资源、资讯或思路。家长可以通过高中教师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在专业和学科学业方面的特点。大学教师特别看重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张相林说。
针对父母替孩子把关志愿的情况,王海芳建议,父母要考虑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大多数时候,父母和孩子在志愿选择时出现矛盾,是因为考生过于理想化,只考虑自己的兴趣、倾向等,忽视个人前景等长远规划,而家长则忽视了考生的想法,过于强调就业方面的因素。“考生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毕竟父母的社会阅历多。每个人不同阶段的兴趣,是会变化和发展的,不能轻率地以自己的兴趣为基础作决策。现在高校有辅修和双学士学位等,考生大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作为今后的第二道路。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我们所看到、熟悉的也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回头看,曾经热门的专业不热了,曾经并不起眼的专业很热了。”王海芳说。
“如果双方意见难以调和,家长一定要放低姿态,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耐心和孩子沟通,力争说服而不是强硬地让孩子服从自己,更不能放任不管。若是考生自己选择的道路,将来面对困难时他就不会有太多抱怨;若是父母选择的,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可能会归因到父母身上。未来的道路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去开辟。”王海芳说。
网友问答
@不寻常路人:专业和文化刚过线,可以报哪些学校?
王海芳:这个考生很可能是艺术类考生,所以谈到专业过线。我觉得两方面都刚过线,很难选择,可以参照往年的投档线,在自己分数区间附近筛选合适的目标。另外,艺术类考生大多兼报文科或理科,不妨两方面的志愿都报一报,录取的机会能高一些。
@Vrees:有没有分数在本科线附近的,志愿填报怎么能上本科?
王海芳:本科线附近上本科会比较难,但也还有机会,需要降低心理预期,主要考量更远方的城市和大学、更普通的专业或者学费昂贵一些的大学和专业。建议这位考生填本科冲一冲,留一部分志愿填专科“稳和保”。虽然选填了专科,但至少比没上本科线的考生多一些选择,选择余地会大一些。
@戴淑依:马上要填报志愿啦,我是理科生,我该学点什么专业好呢?
张相林:第一,打开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版的“专业目录”。第二,了解学校和专业招生的“限考科目”要求。第三,分析自己的成绩、个性、兴趣、志向等。第四,专业没有“好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入学之后,只有“喜欢与否”“能否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