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新闻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在深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中把好留学生“质量观”和“质量关”
2020-06-03 15:04:56    张雷生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瞻望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国内广大高校在认真总结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经验的同时,更应牢记国际化办学的初心,依章依法规范化办学,认真查找自身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重国际合作院校和国际留学生数量轻合作质量、重交流合作项目签约轻合作实效,重人员交流数量规模轻科研合作”等错误认识,既要顶得住合作办学“灰色地带”的经济利益诱惑,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珍惜学校在国际同行的口碑和声誉“羽毛”。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能够挺直腰杆,有点儿骨气和勇气,一方面坚守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等“定力”,既不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估而“折腰”,也不为社会媒体层出不穷的排行榜而“身心交瘁”,疲于应付和盲目追求排行榜上的名次和位置的升降,大大方方地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的普遍关切。坚定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不动摇,以“深化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质量、把好国际留学生培养教育质量关”来确保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事业落到实处,借助更加优质高效的国际交流合作来服务和推动国家各项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招收和录取国际留学生方面,高校要全面、辩证、科学、积极地分析研判形势,全要素、全过程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既需要树立严格、一致、公平的“质量关”,更需要树立全面、多样、立体的“质量观”,遵循“注重优化结构、注重深层合作、注重办学实效”的原则,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深入挖掘教育对外开放人力、智力、区域、特色等资源优势,寻找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新的“生长点”和“增长极”,注重国际留学生来源构成的多样化,提升学习中国文化、语言等专业领域以及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


  国际留学生的“质量关”不仅应强调其知识基础和文化水平,更应涵盖其中文和英文的语言水平,更深层面上还应考虑其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譬如,该群体的留学态度和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程度,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制度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学会用系统思维构建治理体系,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法律法规、管理体制水平向国际先进看齐。在国际留学生招录的宣传和推介过程中,要注重这些领域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权重的科学合理设计,从入口环节保障国际留学生培养综合社会效益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破解教育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另外,留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树立动态发展的“过程质量观”和“形成性质量观”,在汉语学习、中国社会文化认知以及日常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等各个过程环节,凭借“学业预警”和“日常行为预警”等过程管理机制,在政策执行节奏和力度的精准性上下功夫,始终重视国际留学生教育质量,牢固绷紧教育质量这根线不放松。


  与此同时,更需要客观认识到国际留学生教育的综合社会效益,一定意义上来讲,国际留学生教育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科学知识的讲授、传播和传承,更具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政治、外交、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对于国际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服务,需要跳出高等教育领域来看待该群体在营造良好国际发展环境、传播中国和平发展理念、讲好中国发展与改革故事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亚地区世界一流大学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比较研究”(16BZZ082)、吉林大学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项项目“提升新时代高校党政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略研究”(2020SZQH18)、吉林大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课题“世界一流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理论范式研究”(20182YSZ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该如何备考?看看3位英语学霸分享的秘笈
下一篇:扩大毕业生招聘规模 保险机构揽才助力稳就业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新闻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