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所有国家的共同诉求。无论是欧洲职业教育基础很好的国家,如北欧诸国和德国、英国,还是亚洲的新加坡、日本,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都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并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以日本为例,从今年4月1日开始,将原本实施职业教育而地位与水平较低的短期大学,改制为专业大学(四年制)与专业短期大学(二至三年制),专业大学毕业生可授予学士学位,专业短期大学毕业生也可授予相当于副学士的短期大学学士学位。同时,专业大学和专业短期大学还向社会人士开放,除招收高中毕业生外,广大社会人士都可按一定要求申请入学,利用夜间课程或白天分段的小班课程进修,积累学分,取得学位。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一带一路”,可以从“一带一路”办高职中汲取新经验,形成新知识,这将对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起到重要的反馈与激励作用。过去,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办学,如何开设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只有从国内的办学中总结经验,形成知识。出国办学,将要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教育外国学生,不论对于学校的领导管理,还是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都是艰巨的新任务。正是这种艰巨的新任务,激励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与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领导管理与教育的新知识。同时,出国办学,将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国际化”行列。以往,只有“211”“985”“双一流”这类大学才有“国际化”的资格,而今后高职院校也将出国办学,培养外国学生,进入“国际化”行列,从而提高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地位。今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普通本科教育,将不再是层次高低之分,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授,本文为作者在厦门大学“一带一路”发展论坛上所作报告)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28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