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版】语法是一曲温柔的歌 法兰西院士 Erik Orsenna 法文原版 La Grammaire est une chanson douce 正版图书【中商原版】。
【券面额】5 元
【到手价】97.00 元
把语法唱成摇篮曲——进口法文版《La Grammaire est une chanson douce》中译评
一、版本入手:一本可以“听”的语法书
我入的是2002年Gallimard Jeunesse版(ISBN 9782070532924),12×18 cm的口袋本,法国FNAC直邮,含运费约€14。
封面:淡蓝底色+手写体标题,像一张旧唱片封套
内页:轻型纸+法式红边刷,翻页自带“沙沙”白噪声
附赠:章节首页五线谱插图,暗示“语法=旋律”
中文读者若想体验“把语法当童话读”的原味,只能读法文——简体中文版(《语法是一首温柔的歌》)只译出情节,却丢失了语言游戏,而语言游戏正是本书的灵魂。
二、故事速写:孤岛、风暴与词语的漂流
兄妹俩Jean与Mady度假时遭遇风暴,被冲到一座“语法岛”。岛民全是词类:
名词先生戴着“冠词”礼帽
动词小姐脚穿“变位”高跟鞋,一走路就变位
形容词像变色龙,随时配合名词换尾巴颜色
代词是隐形人,必须借别人的“形”才能出现
章节随“旅程”展开:
沙滩——发现冠词宝藏
森林——形容词 Agreement 的“颜色陷阱”
山洞——动词三人称变位“回声”游戏
灯塔——代词“我、你、他”三镜合一,照亮出口
最终风暴平息,孩子们回到现实,却带走一本“语法歌本”——故事结束,旋律开始。
三、语言层:语法概念被“具象化”的笑点
冠词宝藏箱
“le”金、“la”银、“les”钻石,但钻石必须成双出现——把“复数”视觉化成“无法单颗持有”的财富,孩子秒懂。
形容词“变色龙”
当形容词靠近“une pomme”(阴性),尾巴自动变玫瑰色;靠近“un livre”(阳性)则变蓝,颜色=性数一致,无需术语“accord”先行。
动词回音洞
洞内岩壁写满“je chante / tu chantes / il chante”,喊错就响起走音回声——把“变位错误”变成听觉惩罚,比红笔批改更直观。
代词三镜
镜面只能映出“我/你/他”其中之一,若想同时出现,就会碎裂——把“代词不能重复使用”这一抽象规则变成视觉隐喻。
原版最妙的是“音韵”:
每章结尾有一首“语法歌”,押韵 scheme 与法语童谣《Ah! vous dirai-je, maman》相同(也就是《小星星》旋律)
读者可以“唱”语法:冠词歌、形容词歌、变位歌……旋律一响,规则就像广告神曲一样粘耳朵。
四、文化层:法式“快乐学习”基因
法国小学把“语法”视为逻辑训练,而非死记硬背。Ormesson(作者)借童话重申:
规则不是权威,而是“共同游戏约定”
错误不是惩罚对象,而是“创造新节奏”的契机
语言=社交乐器,语法=和弦表,先学和弦才能即兴Jam
因此本书被法国教育部列入“CE2-CM1”(小学三四年级)推荐课外读,老师用它在课堂做“歌曲填空”——把歌词挖掉冠词,让孩子边唱边填,错误会“走音”,学生自发纠正。
五、阅读体验:像把大脑泡进香颂
词汇难度≈A2-B1,但大量押韵与重复,朗读即可猜词
每章≤6页,碎片化阅读友好,地铁两站即可读完一段“词类历险”
边角留白充足,可随手画“变色龙形容词”或“回声变位”,把语法变成手账
我第一次在公交上轻声哼出“Verbe, verbe, conjugue-moi…”时,隔壁法国老奶奶自动加入合唱——那一刻体会到:语法的确可以是一首温柔的歌。
六、谁值得买/谁可绕行
推荐入手:
法语初级-中级,想用“兴趣阅读”代替“刷题”
师范/对外法语方向,需寻找“游戏化教学”案例
纸质党,喜欢口袋本+红边刷+轻型纸的复古触感
可绕行:
已精通法语语法,只想查缺补漏——本书重“感知”轻“规则罗列”
对音韵/童谣无感,无法体会“唱语法”的乐趣
七、结语:把书放回书架,把旋律留在嘴边
合上书页,我仍会在写邮件时默念:
“Le, la, les, un, une, des…”
旋律一起,冠词就像自动补全的验证码,不再出错。
《La Grammaire est une chanson douce》最珍贵的,不是“讲清了什么”,而是“让你愿意再唱一遍”。
当规则变成旋律,错误只是走音——重唱就好了。
把这本书留在书架,就是给自己留一张“语法童谣”黑胶:
每次法语写到卡壳,就翻开任何一页,轻轻唱两句,
语言便重新流动,像童年午后的小星星,一闪一闪,
把枯燥的变位、性数、一致,
都化成了——
“ Douce, douce, la grammaire est dou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