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书籍 > 法语书籍 > 法语阅读 > 正文

【中商原版】左拉: 悲哀的桃乐丝 红杏出墙 法文原版

发布时间: 2025-10-12 12:01:0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etogether.net   浏览次数:

英语考试课程   德语考试课程   日语考试课程   俄语考试课程   法语考试课程   西语考试课程   韩语考试课程   葡语考试课程   小语种考试语言

英语语法课程   德语语法课程   日语语法课程   俄语语法课程   法语语法课程   西语语法课程   韩语语法课程   葡语语法课程   小语种语法语言

英语口语课程   德语口语课程   日语口语课程   俄语口语课程   法语口语课程   西语口语课程   韩语口语课程   葡语口语课程   小语种口语语言

  • 【中商原版】左拉: 悲哀的桃乐丝 红杏出墙 法文原版

  • 【中商原版】左拉: 悲哀的桃乐丝 红杏出墙 (完整版,有注释和评论) 法文原版 法文版 Emile Zola:Thérèse Raquin 法国文学 口。



    【到手价】43.00 元



    【查看更多详情】


    《Thérèse Raquin》

    一场“神经质”的罪与罚——写给中文读者的迟到之书


    一、把小说当“尸检报告”来读

    1867 年,左拉 27 岁,第一次用“科学”二字给小说开刀。他在第二版序言里放话:“我想把两个兽性的人放进血与神经的实验,记录他们如何发情、杀人、腐烂。” 于是《Thérèse Raquin》成了一桩 19 世纪“实验室情杀”:幽暗的塞纳河边、闷热的织物铺、通奸、谋杀、婚后三人同居——所有情节都像被解剖刀钉在蜡盘上,供读者围观神经系统的抽搐。


    二、故事:一条被“湿冷”浸透的线

    • Partie I(1–15 章)——“窒息”:

      Thérèse 被姨妈拉甘太太从阿尔及利亚带回巴黎,像一件殖民地货物塞进潮湿后房,与病恹恹的表兄 Camille 订下“童床婚约”。左拉用 30 页写“湿冷”——石墙渗水、塞纳河起雾、Camille 的汗衫永远带着氨水味——读者先被“嗅觉”打败,才能理解后面情欲为何像爆炸。

    • Partie II(16–25 章)——“高烧”:

      高大、动物性的 Laurent 闯进来,三人在周四晚的“骨牌局”里相互摩擦。左拉把通奸写成“生理必然”:Laurent 每来一次,Thérèse 就“像被人从水塘里拎出来,皮肤会呼吸”。高潮在 24 章——塞纳河小船,Camille 被扼喉落水。凶杀段落只有 5 行,却像 50 秒的电击,因为前面 200 页全是“湿布蒙脸”,读者早缺氧。

    • Partie III(26–31 章)——“尸斑”:

      真正的恐怖不是杀人,是“婚后三人同居”。Camille 的尸斑在 Laurent 眼前晃,Thérèse 的睡衣透出腐水味。左拉用“感官幻觉”把罪疚写成皮肤病:两人互相厌恶又互相吸引,像两具尸体被缝进同一张婚床。

    • Partie IV(32–33 章)——“神经末梢”:

      结局没有审判席,只有砒霜与剪刀。拉甘太太目睹全程却瘫痪不能言,像一具活的“摄像头”。最终三人倒在血泊,小说戛然而止,留下读者面对“神经末梢还在 twitch”的空白。


    三、语言:把“生理”写成“修辞”

    左拉此时还没进入后期《卢贡-马卡尔家族》那种史诗式全景,句子短、动词硬,形容词却像医用酒精——刺鼻但消毒。

    “Laurent sentait sur sa peau la fraîcheur visqueuse du noyé.”

    中译直译是“劳朗感到溺死者黏冷的湿气贴在他的皮肤上”,但法文原版里 visqueuse(黏冷)与 fraîcheur(凉)并置,让触感先于视觉,读者先起鸡皮疙瘩,才看见尸体。

    Folio 本把关键“感官词”用斜体标出,读时像被作者手把手按进皮肤。对中文读者而言,若法语水平在 B1 上下,可先看每章开头 5 句“定位气氛”,再翻回对应中译(推荐王道乾 1958 译本或 2021 华东师大新版),用“法—中—法”三明治式阅读,既练语感又不丢情绪。


    四、人物:没有“性格”,只有“器官”

    • 左拉明言:“我描绘的不是灵魂,而是血与神经。”

      Thérèse——“被殖民地阳光晒过的神经末梢”:

    • 早年北非烈日储存在肌肉记忆,一遇巴黎阴冷就反噬成性欲。她的犯罪不是“选择”,而是“温度差”导致的热力膨胀。

      Laurent——“皮下脂肪过剩的食肉动物”:

    • 画家、懒汉、 opportunist,左拉用“油汗”写他的迟钝与暴戾:汗水先堵住毛孔,再堵住良知。

      Camille——“活体病灶”:

    • 病骨、干咳、氨水味,活着就已像尸体,因此谋杀显得“顺理成章”——读者甚至松一口气。

      Mme Raquin——“瘫痪的良心仪表盘”:

      她从中风到完全失语,像作者安插的“道德计时器”,滴答声只有读者听得见。


    五、主题:罪疚是一种“皮肤炎”

    小说最惊人的不是谋杀,而是“罪疚如何长出体表”。Laurent 开始出现“幻痒”——总觉得 Camille 的牙印在他的脖子上结痂;Thérèse 则把砒霜当成“皮肤镇静剂”。左拉借此提出 19 世纪最前卫的“身心一体”论:神经与血管不是灵魂的车厢,而是灵魂本身。罪不是上帝审判,而是“皮肤记不住的湿度”反复发炎。


    六、阅读体验:先冷湿、后灼痛、最后麻木

    • 第 1–10 章:像把双手泡进塞纳河水,指缝间全是雾;

    • 第 11–25 章:水温骤升,皮肤开始发红,你明知要被烫伤却不想抽手;

    • 第 26–31 章:真正的灼痛来临,却带着麻木——像神经末梢已被罪疚烫死;

    • 第 32–33 章:突然把双手抽离,冷空气一吹,才发现自己早已皮开肉绽。


    七、写给中文读者的四条小提示

    • 语言难度:

      法文原版句子短,但医学、生理词汇多(catarrhe, débile, fièvre cerebrale)。Folio 本页下注已用法语解释,可先通读正文,再回来看注,用“语境反推”记单词,比背词表高效。

    • 文化背景:

      1860 年代巴黎“拱廊与塞纳河”是左拉的“湿冷实验室”。读前可翻《巴黎的忧郁》或 Louis Chevalier《劳工阶级与危险阶级》,了解“河水—雾气—疾病”如何构成第二帝国日常。

    • 版本比较:

      Garnier-Flammarion 本附录了左拉 1868 年《致 Antony Valabrègue 信》,首次提出“实验小说”概念;若想追踪“自然主义”理论,可优先选 Garnier。若纯粹为阅读快感,Folio 轻便、纸质薄、可单手拿着“泡地铁”。

    • 进口渠道:

      国内电商平台可搜“Thérèse Raquin Folio 进口”,现货价 65–80 元;若托朋友从法国 Fnac 下单,店内价 7€,但注意 2023 年后 EU 出口需附“电子报关单”,物流或延迟 1–2 周。


    八、结语:把书合上,湿气仍在蒸发

    《Thérèse Raquin》的伟大,在于它不提供“道德空调”。读罢最后一页,你抬头看任何一间昏暗的布料店、任何一条被雨水泡软的巷口,都可能闻到 Camille 的氨水味——那是罪疚在 19 世纪留下的“湿脚印”,也是左拉偷偷递给你的“神经标本”。

    当湿气再次爬上皮肤,你会想起 Thérèse 在闷屋后房的那句独白:

    • “Je étouffe, l’air est lourd de mes pensées.”

    • (我窒息,空气里全是我的念头。)

    • 把书放回书架,让空气继续发酵——因为真正的“实验”不在小说,而在你读完之后、每一次呼吸的湿度里。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