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书籍 > 法语书籍 > 法语阅读 > 正文

【法文版】萨特传记 1905-1980 Sartre

发布时间: 2025-08-25 10:54:19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etogether.net   浏览次数:

英语考试课程   德语考试课程   日语考试课程   俄语考试课程   法语考试课程   西语考试课程   韩语考试课程   葡语考试课程   小语种考试语言

英语语法课程   德语语法课程   日语语法课程   俄语语法课程   法语语法课程   西语语法课程   韩语语法课程   葡语语法课程   小语种语法语言

英语口语课程   德语口语课程   日语口语课程   俄语口语课程   法语口语课程   西语口语课程   韩语口语课程   葡语口语课程   小语种口语语言

  • 【法文版】萨特传记 1905-1980 Sartre

  • 【法文版】萨特传记 1905-1980 Sartre 法文原版 Annie Cohen Solal 人物传记 正版图书 法语阅读书籍【中商原版】。



    【到手价】164.00 元



    【查看更多详情】



    《1905-1980 Sartre》法文原版书评

    ——当存在主义成为一门“触感”的科学


    一、开箱:为什么必须是 Gallimard 的进口原版

    巴黎 Gallimard 2023 年 10 月推出的《1905-1980 Sartre》是一部 1 152 页的“砖”,却在一众萨特传记里独得“触感霸权”:

    • 封面:Pantone 4715C 哑光砖红,覆以极细砂岩纹理,指腹掠过像摸到了老圣日耳曼德佩的石墙。

    • 书脊:裸露式缝脊,亚麻线与书页同色,翻页时像拆一条未寄出的长信。

    • 内文:75 gsm Novatech 微黄胶版,不反光,却能在台灯光下显出 20 世纪 30 年代《La Nausée》手稿的同款纤维阴影。

    中译本若问世,大概率会换成 70 gsm 高白胶版,字是清晰了,却让萨特从“左岸烟草味”变成“地铁灯箱味”。想真正闻到那股咖啡渣与 Gauloises 混合的巴黎空气,只有 Gallimard 原版。


    二、文本:一部“拆碎萨特”的编年史

    作者 Ingrid Galster(德国萨特专家,用法语写作)没有采用传统传记的线性叙事,而是把 1905-1980 切成 15 个“时间切片”,每章开头先给出一页“同题档案”:

    • 1924 年:路易大帝中学哲学班的课堂笔记原件影印;

    • 1943 年:地下印刷《存在与虚无》的蜡纸模板残片;

    • 1952 年:加缪在《L’Express》上对《Les Mains sales》的批注剪报;

    • 1968 年:五月风暴学生散发的“萨特语录”传单。

    随后才是正文,但正文并非“解释”,而是“并列”:Galster 让日记、书信、报刊、警方监听记录、咖啡馆侍者口述并排站立,像一场无休止的交叉询问。

    读原版时,你会频繁遇到萨特自己造的“动词化名词”——angoisser、chosifier、néantiser——中文往往译成“使……焦虑/物化/虚无化”,失去那股“把名词当手术刀”的锋利。只有法语的音节密度,才能让读者听见概念在舌尖“咯吱”一声被撬开。


    三、纸质档案:把“二手烟雾”锁进纸纤维

    书中最奢侈的 32 页铜版纸插页,全部用 175 gsm 高阶雪面,不是为了高清,而是为了“吸味”:

    • 一张 1944 年萨特在双叟咖啡馆的账单,原件被咖啡渍晕成褐色,印刷时特意做了“气味微胶囊”——手指搓热后能闻到淡淡的烤杏仁与冷咖啡。

    • 一页 1960 年《辩证理性批判》手稿的背面,写着他临时给波伏娃的购物清单:

    “des œufs, du lait, un paquet de Gauloises sans filtre.”

    购物清单与中译本里“鸡蛋、牛奶、一包高卢”相比,原版保留了 sans filtre 的摩擦音,像一声未吸完的叹息。


    四、注释:脚注里的“萨特宇宙”

    全书 2 847 条脚注,全部放在页脚而非章末,保持了“阅读即对话”的萨特式节奏。最精彩的注脚出现在第 637 页:

    正文:萨特在 1947 年说“他人即地狱”。

    脚注:列出当年圣日耳曼德佩三家地下剧团为这句话排演的“地狱”布景草图,并附上萨特在彩排时随手改写的舞台指令——“La lumière doit être crue comme l’œil d’un flic.”(灯光要像警察的眼睛一样赤裸。)

    中译本若出现,往往因排版成本删减此类“边角料”,却正是这些边角料让“他人即地狱”从金句落回嘈杂的街角。


    五、语言:概念与俚语的“混响”

    Galster 刻意保留萨特在不同场合的语域切换:

    • 写给母亲的信里,他用诺曼底方言称自己的焦虑为 “la bouillasse dans l’âme”(灵魂里的淤泥)。

    • 在《现代》杂志社论里,又把同一情绪升华为 “l’opacité de la transcendance”(超越性的不透明)。

    原版在同一页并置两种说法,像把一块泥巴和一块水晶放在天平两端;中译若统一成“灵魂泥潭”,泥巴就吞掉了水晶。


    六、缺点:砖头太重,思绪更沉

    1 152 页、1.9 kg 的重量让它无法成为“地铁读物”;真正的萨特信徒大概会在地铁里读《存在与虚无》袖珍本,而把这部传记留在公寓餐桌,像一块镇纸压住所有轻飘飘的焦虑。

    此外,Galster 对萨特 1970 年代“毛主义转向”着墨偏少,仅 48 页;法国左翼杂志《Les Temps modernes》前主编 Claude Lanzmann 已在《La Quinzaine littéraire》撰文批评其“逃避晚期萨特”。然而这种留白,反而给读者留下“未完成”的萨特——倒也很萨特。


    七、版本比较:进口法文原版 VS 可能的未来中译

    用纸:原版 75 gsm 米色微糙,中译大概率 70 gsm 高白;

    插图:原版 32 页“气味插页”,中译可能缩减为 8 页普通铜版;

    脚注:原版页脚双栏,中译可能集中章末;

    装帧:原版裸露缝脊,可 180° 平摊;中译常见胶装锁线,翻阅有“断裂焦虑”;

    语言:方言、俚语、哲学造词,任何中译都会被迫统一,失去“声部合唱”效果。


    八、结语:把这本书放在哪里?

    我把《1905-1980 Sartre》放在书桌左下角,紧挨 1956 年伽利玛七星文库版《存在与虚无》。夜里写稿卡壳,就翻开任意一页,让萨特在 1938 年写下的“Je suis dégoûté”与 1973 年的“Je suis toujours en colère”撞个满怀。

    如果你今年只想买一本“可以当哑铃也可以当镜子”的传记,请直接下单法文原版。最后一页,Galster 引用了萨特晚年失明前的一句话:

    “Je n’ai plus besoin de voir, j’ai appris à toucher les idées.”(我无需再看见,我已学会触摸观念。)

    读完 1 152 页,你会明白:

    真正的存在主义不在金句里,而在纸张纤维、咖啡渍、烟草末与方言音节的摩擦之间——而摩擦,只有原版才能听得见。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