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升级网站和应用系统。到2018底,省教育厅、省属高校的门户网站完成IPv6的改造。到2019年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的门户网站以及各单位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和网站全面完成IPv6改造。鼓励中小学、幼儿园对门户网站进行IPv6改造。改造完成后各网站与业务系统提供IPv6链路优先的访问等级。对于新建的门户网站及核心业务系统,在相关招标采购活动中应明确提出IPv6的具体需求。
5.升级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和云服务平台。到2019年底,各单位应完成自建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平台的改造,为用户提供IPv6访问通道。对于租用第三方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与云服务平台的单位,在相关招标采购活动中明确提出支持IPv6的具体需求。
6.创建特色应用。鼓励各高等学校加强与研究机构、企业合作,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领域推进基于IPv6的融合创新与示范应用。鼓励各高等学校建设基于IPv6的特色教育内容资源。鼓励各单位探索IPv6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现代化教学模式与服务。
(三)优化网络安全管理和防护。
7.优化IPv6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管理。深入研究IPv6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建立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开展面向IPv6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通报预警。推进基于流量的安全监测工作,探索真实源地址验证技术的应用,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
8.升级网络安全设备。到2019年底,各单位应完成基于IPv6的安全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的升级改造,适配IPv6环境下的安全防护要求。保障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IPv6升级改造期间的网络安全。加强网络运行状态监测,留存日志应不少于6个月。
9.提高IPv6环境下的安全意识。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普及IPv6的相关知识,提高IPv6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意识。以网络安全宣传周等契机,面向广大师生普及IPv6的基础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
(四)加强IPv6技术的支撑保障。
10.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前沿技术创新。支持鼓励高等学校聚焦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超前布局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编址路由、网络虚拟化、网络智能化、安全可信体系等前沿技术研究。围绕网络过渡、网络安全、新型路由等关键技术,以及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探索下一代互联网“杀手级”应用,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