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机翻技术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使用关于行为和因果关系的知识
2023-07-19 09:18:06    etogether.net    网络    


此文我们讨论下面两个问题:(1)行为的表示;(2)怎样使用这一信息来生成期望。


在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考虑怎样定义行为(action)。几千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所以这里不可能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我们还是可以澄清一些问题。首先,有意识的主体所执行的“action”(行为)的意义与物理学中的“action”(作用)的意义是不同的。在物理学中,力和惯性的概念为“action”(作用)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在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 “ action ”的前一个意义(即“行为”)。


虽然先前我们把行为和事件分开来,但在这里我们关心的正是那些由正在执行的行为构成的事件。我们将这个事件简称为行为,虽然更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行为执行的事件。


为了确定可以用来生成期望的因果关系,了解这些行为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你被告知Jack 向商店走去(“Jack walked to the store”),那么你可能推测他将要在那个商店内(是这一行为的直接结果),并且可能买一些东西(是由关于正常意图性行为的常识所建议的一个行为)。要理解这些,我们需要很多类型的因果关系,主要包括下面两类与状态有关的因果关系:


结果关系——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些由此行为引起的结果,在行为结束后或进行中,这些结果常常继续保持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将结果分为两类,期望的结果(采取这些行为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和附带的结果(由这些行为导致的,但不是期望的结果)。如果我们尝试执行某一行为,但是失败了,它仍然可能有附带的结果。若没有出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失败的。


前提关系——每一个行为都有其发生的一些条件,只有在这个行为开始前(或发生过程中)这些条件都被满足,这个行为才有机会成功。

生成期望的两个行为之间也有一些很重要的关系,主要包括:


使能关系——如果第一个行为的结果是第二个行为的前提条件,那么第一个行为就使第二个行为具备可行性。更常见的情况是,第一个行为只为第二个行为建立了一部分前提条件,其他条件是通过其他手段产生的。


分解关系——一个行为只是另一个行为的子部分或子步骤。例如,为了完成进入汽车这一行为,需要开锁、开门、进入。每一行为都是进入汽车的子步骤,如果这三个行为都顺利完成,进入汽车的行为才完成。


生成关系——一如果在一定条件下执行第一个行为会导致执行第二个行为,我们称一个行为生成了另一个行为。例如,我的房间有供电系统和灯泡,那么打开开关这个行为将生成把灯打开的行为。有些研究人员将生成关系作为分解关系的一种退化情况来对待,即这个分解关系只有一个子步骤。


存在一些自然语言结构能够明确地确定每一种关系。例如,连词“by”可以表示生成关系(如“I turned on the light by flipping the switch”中)或使能关系(如“I bought some milk by going to the store”中)。连词“in order to”也表明了这两个关系,例如“I flipped the switch in order to turn on the light”和“I went to the store in order to buy some milk”。当然,动词“enable”和“cause”也表明了这些关系,例如“The explosion caused the window to break”和“Being at the store earlier enabled me to buy many items on sale”这两个句子。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理解固定模式的情境的脚本
下一篇:指代和匹配期望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机器翻译技术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