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机翻技术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逻辑形式中的歧义表示
2023-05-10 09:23:27    etogether.net    网络    



它是下面两个逻辑形式的有歧义的缩写形式:


(EVERY b1:(BOY1 b1)(A d1:(DOG1 d1)(LOVES1 b1 d1)))

(A d1:(DOG1 d1)(EVERY b1:(BOY1 b1)(LOVES1 b1 d1)))


然而,在这个例子中缩写的好处并不明显。考虑这样一个句子,有4种辖域结构,因而就有24(4的阶乘)种可能的排列,而有5种辖域结构的句子就有120种排列。缩写方法能把所有这些形式压缩成一种表示形式。但现在,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上下文无关的辖域约束不需要表示出来。


如果广义量词约束是一个简单一元谓词的命题,那么要再缩写一次把变量删除。因此,表达式<EVERY b1(BOY b1)>常常可缩写为<EVERY b1 BOY>。

自然语言中很多结构都受辖域影响。具体来说,所有的广义量词,包括“the”都受辖域支配。例如,在“At every hotel, the receptionist was friendly”中,几乎在任何上下文中,首选解读都会认为定指性指代“the receptionist”在“every hotel”的辖域内;也就是说,每个宾馆都有各自的接待员。


另外,诸如否定和时态这样的运算符也受辖域影响。例如,句子“Every boy didn't run”是有歧义的,因为它有两种解读。一种是有些男孩不跑而有些跑,即:

(NOT(EVERY b1:(BOY1 b1)(RUN1 b1)))


而另一种解读是所有男孩都不跑,即:

(EVERY b1:(BOY1 b1)(NOT(RUN1 b1)))


这两种解读可以用一个逻辑形式表示:

(<NOT RUN1 > < EVERY b1 BOY1>)


其中,不在辖域内的一元运算符(比如,NOT,PAST,PRES,等等)和谓词放在一起。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两个需要更深入研究的结构,专有名词和代词。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假定每个专有名词只有一个意义,这个意义表示论域内的某个对象。虽然在介绍逻辑形式的基本概念时,这种抽象方法很有用,但它并不能作为这种现象的一般化处理方法。事实上,专有名词必须根据上下文进行解释:“John”这个名字在不同情境中可能指向不同的人。我们借助篇章变量对上述方法进行修正以解决这类问题。这个变量有一个属性,而这个属性有特定的名称。我们用一个特殊的函数来引入这种结构,即:


(NAME<变量><名称>)


它产生一个特定对象,该对象在当前的上下文中有这个名字。因此,“John ran”(John跑了)的逻辑形式就是[<PAST RUN1>(NAME j1“John”)]。

前面对专有名词的说明也适用于代词和其他指示词,比如“here”和“yesterday”,我们可以用一个特殊的表达式函数(PRO<变量><命题>)来进行处理。例如,“Every man liked him”(每个人都喜欢他)的准逻辑形式是:


(< PAST LIKE1 > <EVERY m1 MAN1 > (PRO m2(HE1 m2)))


HE1是“he”和“him”的语义,而且形式上也是谓词,只要对象满足前述的约束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男的,它就为真。对广义量词,当约束条件是简单一元谓词时,pro形式常常会缩写。例如,“he”的逻辑形式常写成(PRO m2 HE1)。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言语行为与内嵌句
下一篇:词义与歧义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机器翻译技术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