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逻辑形式语言不是知识表示语言的一部分,那它应该以什么形式呈现呢?在过去十年里语言学家已经提出了一种看起来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提出了“情境”(situation)的概念,并用它来解答前面的问题。所谓“情境”,就是客观世界环境的一个特定集合,这和英语中“situation”的直观意义非常吻合。例如,在上课时,你所处的情境中有学生和老师,有老师所讲的特定话语,有提问,等等。教室里还会有物品,比如黑板和座椅,等等。如果用更形式化的语言来表达,可以认为情境就是一个对象集合以及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一个简单的情境可能只包含两个对象,一个球B0005和一个人P86;也包括两者的关系,即这个人拥有这个球。我们可以把这个情境表示成集合{ (BALL B0005),(PERSON P86),(OWNS P86 B0005) }。
语言基于它所传达的信息生成特定类型的情境,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以后详细研究。现在,为帮助理解,请先思考下面的情况。在任意会话或文本中,假设存在篇章情境(discourse situation),它记录了到目前为止所传递的信息。对新句子,要根据这个情境进行解释,并且生成包含新句子所传递信息的新情境。根据这个观点,逻辑形式就是一个函数,它将话语产生的会话情境映射到由新话语的出现所产生的新的篇章情境中。举例来说,假设我们刚才表示的情境由前面那些描述球以及球的主人的句子产生,那么句子“The ball is red(这个球是红的)”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情境。这个情境包含了以前的情境,还有B0005拥有属性“红”(RED)这种新信息:
{(BALL B0005),(PERSON P86),(OWNS P86 B0005),(RED B0005)}。图2给出了用这种观点进行解释的过程,它将逻辑形式视为从情境到情境的函数。图1和图2所展示的结构有所不同,因为后者可以不包括用知识表示法表示的单一定指表达式,而这种表达式可以完整刻画句子的“意义”。而且,逻辑形式可加以调整变化以产生最新的情境。这样,其他不能直接用句子的语义内容刻画的隐含意义也能够从话语中推断出来。这个问题在我们以后讨论上下文解释的时候很重要。
图2 作为函数的逻辑形式
尽管很多语言现象都非常依赖上下文,但在语言中,仍存在相当多的上下文无关的语义结构,这些结构可以通过语义解释过程生成逻辑形式。很多语义知识是由那些可以在词典中找到的信息组成,包括词的基本语义属性(即,它们是否涉及关系、对象,等等),每个词都有哪些不同意义,哪些意义可以合并形成更大的语义结构,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