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右关联原则
第二条原则叫做右关联(right association)或者后闭合(lale closure)。这个原则表示的是,在所有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前提下,新成分更倾向于解释为当前正在构建成分的一部分(而不是语法树中更高层的成分)。给定下面的句子:
Geonge said that Henry left in his car.
较优的解释应该是“Hery留在车里”,而不是“George在车里说话”。当然,这两种解释在句法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分析。图3给出了它们相应的句法分析树。前一种解释将PP附着在它前面紧邻着的VP上,而后一种解释将PP附着在句法树中更高层的VP上。因此,右关联原则认为前者优先。类似地,句子“I thought it would rain yesterday”的优先解释是:“昨天”是“下雨的时间”而不是“我思考的时间”。
图3 “George said that Henry left in his car.”的两种解释
3. 词汇优先原则
在某些情况下,前面的两种原则看起来相互矛盾。对于句子“The man kept the dog in the house."来说,根据右关联原则,我们好像应该更倾向于介词短语修饰“the dog”(狗)。然而,根据最小附着原则,又似乎应该更倾向于介词短语修饰动词短语。你可能会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最小附着原则应该优先于右关联原则。然而,这种关系远远不止于此,往往要复杂得多。现在,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句子:
1. I wanted the dog in the house.
2. I kept the dog in the house.
3. I put the dog in the house.
介词短语“in the house”在句子l中看上去更可能是修饰“dog”的(尽管另一个解释也可能和“I wanted the dog to be in the house”的意思一样)。在句子2中,这个介词短语看上去好像更可能修饰VP(虽然也有可能修饰NP,和句子“I kept the dog that was in the house.”一样)。最后,在句子3中,该介词短语很明确地附着在动词短语上,而不存在任何其他的解释。
这些例子表明,词项能够影响句法分析的优先选择。在这个例子中,词项就是使用到的动词。在许多情况下,词汇优先原则的优先级会屏蔽其他通用原则的优先级。比如,如果动词次范畴需要一个介词短语,那么某些PP一定要附着在VP之上。当然,我们也可能发现其他PP比该动词短语附着的优先级更高。如果没有上述两种情况,介词短语的分析将遵循通用原则。
这样,对于前面提到的几个动词来说,“want”不能优先结合任何介词短语,而“keep”可能优先将介词“in”,“on”或“by”的PP附着VP。最后,动词“put”需要(由其次范畴决定)一个以“in”,“on”或“by”等词开头的介词短语,这些介词短语必须要附着VP。这种方法的前景很好,但是,如果没有一些形式化框架来统一表示这些信息,那么,我们就很难对方法进行评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