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起,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柳工机械印尼有限公司、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合作开展工程机械技术专业本土化技能人才培养。目前,首届已招生80名学生,完成了对11名印尼教师的培训,实现了9个专业标准与5本英语和印尼语教材的共享。中国和印尼两国的理工学院、社区学院、应用技术院校、商会、行业组织、企业等在自愿基础上结成了非营利性组织“中国—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目前已有18家企业、61所中国职业院校、49所印尼公办理工学院加入。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企业、职业院校积极合作,为双方各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技能人才。中国—印度尼西亚智能运载装备现代工匠学院,除在雅加达开设外,还计划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苏拉威西三地再建3个工匠学院,旨在构建更加广泛的智能运载装备人才培养与培训网络。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院长札伊拉·努尔·阿里菲恩表示,学校通过与中国企业、职业院校建立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创建了“教学工厂”,有效弥补了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差距。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目前,已有7家中国企业和1家柬埔寨企业获得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授牌。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体育大臣韩春那洛表示,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是柬中两国在人力资源合作上的又一新成果。
“中文+职业技能”广受欢迎
2024年中泰合作“中文+职业技能”电子商务项目精英培训班日前在泰国清迈举办,该培训班已连续举办4年。依托孔子学院和近期在东盟各国陆续成立的“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中文+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企业、职业院校和学生的欢迎。
裴氏芳草是越南河内纺织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去年毕业后选择来到福建泉州双喜科技学校继续学习。裴氏芳草说:“我来泉州主要想学好中文和技术。我的几位同学在这里学习后,因为既懂技术又懂中文,在当地中资企业很抢手。我弟弟今年高中毕业,我准备带他来泉州读书。”泉州双喜科技学校董事长杨培峰说:“近年来,有不少东南亚国家的学生到我们学校学习,他们学成回国后,能适应更多岗位,工资收入大幅增加。仅去年秋季就有32名越南学生来校就读。”
去年12月,由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印尼恒都亚大学“中文+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班举行。培训班围绕中医传统疗法开展系列讲座,来自恒都亚大学的12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该校合作与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吉夫塔尼娅表示,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发展。
不久前,中老“中文+技能”基地揭牌仪式暨产教融合国际化育人研讨会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与会者共同参观了学院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部分专业实训室及留学生教室,重点就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汽车、道路桥梁工程、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老挝教育体育部职业教育司副司长赛康·潘塔翁表示,中老“中文+技能”基地的建立,是深化两国职业教育合作的务实行动,希望未来两国职业教育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