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新闻

搜索 导航
网上“充电”:大学生在“冲浪”和“社交”中自学
2023-05-10 15:00:56    中国青年报    中青网    


      在中青校媒的调查中,受访大学生也指出了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些劣势,64.9%受访者认为注意力容易被分散,54.5%受访者认为一些学习内容质量不高,50.6%受访者认为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37.9%受访者认为学习效率不高,23.1%受访者认为有些平台提供太多便利、甚至被用作在学习中投机取巧。


      胡月发现,社交网络平台就像她“肚子里的蛔虫”,随着她播放学习视频的增多,算法为她推荐到主页的视频越来越合胃口。“但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避免被大数据推送带偏,不能对网络信息一股脑全盘接收。”


      调查结果显示,89.0%受访者认同社交网络中的内容有优有劣,需要仔细筛选;89.5%受访者认同网络学习是一种有益补充,而传统学习形式同样重要。


      对于这一点,杨紫琳深以为然。在读本科时的一门课上,杨紫琳的老师曾布置一项用计算机算法给照片去雾的作业。杨紫琳曾在一则视频上看过关于深度学习的科普,课堂外的涉猎和课堂上的知识点擦出火花,她决定用这种方法试试看。“有些这个专业的博士、硕士在视频平台上传相关的科普视频,让我可以初步了解深度学习到底是什么,可以去看哪些文献,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但真正开始学,她才发现深度学习比想象中难得多。在网上的视频引领下入了门,又有老师提供的大量帮助,她才磕磕绊绊写完了给图片去雾的代码,“不过还很粗糙,能应用的图片很少。”


      这次经历也让杨紫琳意识到,社交网络学习很生动、有趣,对于刚入门的阶段非常友好,让人不会被陌生的名词、庞大的知识体系吓退,“但想要深入研究,还是得去看那些看似枯燥的书籍、论文。”


      在理性认识网络学习的基础上,一些受访者也给出了网络学习的建议,72.2%受访者认为可以选择权威信源推出的学习内容;61.8%受访者认为可以对比不同来源的信息,选择更为优质的内容;48.5%受访者认为可以多去浏览,多看有益;44.9%受访者认为可以和同学、朋友交流有哪些优质学习资源。


      卢嘉昊认为,社交网络平台对于年轻人学习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不过还需要得到一些正确的引导。比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好社交网络的学习属性,让学生对通过检索社交网络获得的内容进行一些分析,或是做一些信息的整合,以及进行更加深度的思考。”


      关于如何利用好社交网络和传统形式的学习,杨紫琳有自己的心得。“当你想学一个新东西,但又不知道从何学起,就可以先去社交网络上看看。平台上博主的介绍是一种知识的拆解和浅化,会帮你找到方向,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等初步了解了,再想去深入,就可以去查更专业的书籍、文献,同时还可以把社交媒体上相关的素材作为辅助。”在不知不觉之中,这个“套路”已经深入了杨紫琳的自学体系之中。



[上一页][1] [2] [3]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专科学生如何出国读硕士?
下一篇:留学回暖 教育企业激战暑假海外游学档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新闻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