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新闻

搜索 导航
比“专硕招生比例扩大”更重要的是什么
2022-11-02 14:46:34    光明网    中国青年网    


  但此次调整硕士招生类型,仍在舆论场上掀起讨论热潮,这一方面说明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根深蒂固,简单套用培养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尚未消失,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与质量尚存缺陷,类别设置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产学结合有待深化等亟须破题。


  实现对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一视同仁,有赖于整个社会支持配合,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打破就业歧视,在制定新的用人政策和招聘公告时,大胆向实用型人才倾斜,不将培养类型作为限制性条件,以实际能力筛选贴合需求的候选人。只有消除就业壁垒,给不同类型人才同等的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打破认知误差,提高公众认同度。


  推进专业硕士内涵式建设,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呼唤更多的机制创新。高校需准确把握二者差别,逐步摆脱研究生培养的路径依赖,领会国家对专硕培养的新要求,特别是在产业认知、行业实践、与职业资格衔接等方面,有所侧重地探索建立起不同于指导学硕的培养方案,为专硕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持。近期,多所学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明确专硕定位,严把过程关口,为提高培养质量,加强个性化培养提供条件。


  一言以蔽之,调整硕士招生类型,不应仅仅着眼于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比例调整,更要注重分类培养、使其各自成才。提升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而在此过程中,社会要扭转观念、加大投入,以真心的关切与培养,实现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 元宇宙数字科技图书馆亮相
下一篇:教育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有了基本标准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新闻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