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留学生求职方面,陈怡静也表示,随着国内对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和吸引留学生回国就业政策力度加大,国企和大型央企也开始对国际化人才青睐有加。
在小张看来,她和同学们在求职时更看重春招的时机。“春招岗位的需求量相比秋招时要更多,机会也更多。”此外,除了春招这一时间节点,每年上半年也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编制类考试的面试期,不少毕业生的最终归宿都将在此期间决定。
把握好企业招聘的时机,是目前应届毕业生们找到满意工作的关键。对此,小旭表示,从整体的求职时间表来看,相比于普通企业招聘,向体制内方向求职所需要的流程和时间都更久一些。所以需要毕业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比如有些普通企业会在9月秋招的时候就走完流程,我们就可以签三方协议了。但是我心仪的央企和国企很多都是在10月或者11月左右才开始简历投递。我现在拿到的offer就是经历了三四轮面试,从过年前面试到过年后,最后才得到反馈。”
小旭在分享自己的求职心得时表示,“我从一开始定下的求职目标就偏向国企、央企这样性质的单位,也综合考虑了城市、薪资等因素,然后依据求职目标去了解企业的信息,并向学长学姐取经,也少走了一些弯路”。
在小旭看来,求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信息战,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就看谁能掌握其中的信息差。据领英与瞭望智库联合发布的《2021大学生求职安全与信任度调研报告》显示,有近九成受访者在确定工作前,会对公司和职位进行调查,他们最信任的信息渠道是企业官方信息平台,其次是求职论坛。
毕业生们的求职路,实际上并非一帆风顺。“我自身求职的经验相对不足,当时的协议条款也没有太仔细看。”小旭建议,如果三方协议中规定了违约金的相关事项,一定要在签署协议前仔细斟酌。“尤其是在等出结果比较慢的招聘的时候,要考虑好是否能承担违约成本。”目前小旭已经回到学校,开始办理新的三方协议。
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