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新闻

搜索 导航
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可以再开放些
2021-02-24 15:01:34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来自北大、清华之间的“本科课程互认”,当然不是针对旁听生的开放,而是两校之间正规的、经过挑选和审核的选修课。这种“本科课程互认”的基础,其实是学生的高考成绩。一个能考上北大的学生,多半也能考上清华,他的遗憾只是没法同时读两个学校,感受两个学校不同的课堂氛围,“互认”给了一部分学生这样的机会。某种程度上讲,它让北大和清华的录取机会变得更加珍贵了,考上一个,有时候就等于考上两个。


  这样讲并不是否认这次尝试的价值。它是有勇气的一步,也表明中国的大学能够更开放一点。至少在技术层面,现在的选课系统、食堂系统都可以作出优化,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大学的“围墙”并不是几个大门之间的物理实体,而是一种思维的局限和束缚。


  学校的顾虑可能在于,如果更大范围内放宽选课系统,可能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其实,如果选课是基于自己教师、教室的承载量,公开面向更多高校发放,严格预约流程,就能做到有序管理。


  事实上,放开部分课程,尤其是通识类选修课,可以让知识的影响力变得最大化,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好学的风气,这一点都不会影响学校的收益。先在北大、清华之间“互认”,这是值得称赞的一步,但是这一步还不够,还应该继续向前迈进。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下一篇:书从北京来——国家图书馆创新文献共享借阅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新闻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