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新闻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高职院校如何应对新一轮扩招
2020-05-25 15:03:00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胡卫认为,深入做好新一轮扩招工作,首先要合理确定扩招人数,科学安排扩招时间。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研判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形势,结合现有办学资源情况,逐年合理确定扩招人数,科学安排不同类型及不同批次招生的时间和节奏。结合产业链调整情况,除继续挖潜中职生源和“四类人员”外,适当扩大有接受高职教育意愿的产业职工招生比例,从源头上缓解不同地区、院校及专业之间的招生失衡情况,遏制院校扩招的短期行为。


  弥补师资缺口,加快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面对扩招,高职院校的资源承载能力是个更为现实的问题。


  “师资,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紧缺。”胡卫算了笔账,按平均师生比1∶18计算,2019年扩招后,全国高职院校共缺5.5万名教师,如考虑每年自然减员约1万人,则有6.5万人的缺口。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56.67万人,普通高校师生比为1:17.95。其中,本科院校师生比为1:17.39,而高职院校师生比已达1:19.24。


  今明两年高职再扩招200万人,师资缺口将更大。正如郑亚莉所说,“为确保扩招后的生师比,如何打造一支符合‘四有’标准、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成为关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针对师资缺口,有的高职院校利用现有师资将对扩招学生的授课主要集中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有的正在建设线上教学平台,针对在职工作的扩招学生实行线上课程为主、面授课程选修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盘活现有的教学资源来进行灵活安排,但这个过程也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激励。”刘晓说。


  去年扩招了3000余人的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同步招聘了20余名专任教师,并从企业聘任了100多名兼任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来充实我们的教学课程、师资队伍,可以加快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雄伟告诉记者,经过去年的扩招,“学校在师资、实训平台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有了快速提升”。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到,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建设100家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国家级企业实践基地。


  郑亚莉建议,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出台关于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待遇保障以及兼职教师聘用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同时,支持校企合作共育,指导、推广一批有效的“校企互聘、成本分摊、绩效激励”师资队伍建设方法。


  胡卫也认为,应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盘活存量教育资源。各地教育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扩招人数给予教学及生活设施基建专项补助。要敦促院校按扩招后生师比,加大“双师型”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并鼓励院校间教学生活设施开放共享,创新教育教学形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培训机构为“四类人员”提升文化素质提供培训服务。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新文艺青年:期待机会 需要引领
下一篇:874万就业大军如何突围 代表委员为就业难支招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新闻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