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新闻

搜索 导航
新时代如何发展中外合作办学
2019-08-05 14:51:38    本报记者 徐倩    神州学人网    


   注重消化融合创新


  “质量”“效益”“高水平”“落实机制”成为本届年会的高频词。不少代表认为,办好中外合作办学,要重视宣传典型案例,正面引导舆论,不断提高生源质量;要加大教学投入和教学改革力度,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建设;要强化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就业导向。


  新时代赋予中外合作办学新的使命、新的担当。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本届年会代表热议的话题。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是国内成立比较早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从1994年发展至今,对学校“双一流”建设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学院近年来学生就业率100%,生均就业质量位居学校前列。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教育大背景和环境下,扎根本土、接轨国际,培养国际型的商业人才。


  寻找国际一流的高校合作,进而服务于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是不少高校合作办学的新思路。“近年来,上海大学正在筹划一个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即与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学合作,引进里斯本大学的优势专业,如土木、电气工程、环境工程等,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推动本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在会上说。来自南京邮电大学的教师郭强认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针对所属“一流学科”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合作,做到中外合作办学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中外合作办学要充分利用引进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天然优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师资,在交流互鉴中合作开展课程开发和科研创新,为切实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支撑。”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说。


  “质量”“效益”“高水平”“落实机制”成为本届年会的高频词。不少代表认为,办好中外合作办学,要重视宣传典型案例,正面引导舆论,不断提高生源质量;要加大教学投入和教学改革力度,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建设;要强化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就业导向,纠正过分强调以国外高校升学率来衡量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偏向。


  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在互学互鉴中助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的中心。林金辉表示:“我们要在全球教育治理和教育规则制定中增强话语权,贡献中国方案。”


  管培俊介绍,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起草了《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指南》文本,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意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拟于近期发布。“相信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在推动高校境外办学高水平发展和国家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教育报》2019年08月05日第3版



[上一页][1] [2] [3]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澳大利亚维州留学生数破纪录 中国学生占主导位置
下一篇: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来华留学教育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新闻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