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近些年英国对于国内的冒牌大学、“野鸡大学”的整顿打击,到英国上一些质量差、不负责任学校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少。但专业扎堆的现象让不少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就读一年制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生,根本无法完善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自身知识水平不过硬也让他们在当地寻找就业机会时常遭挫败,多数只能返回中国另寻出路。
英国文化协会的预测显示,在未来10年,英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研究生就读的留学国家。其研究生人数也将从2013年的8.3万人增加到2024年的24.1万人。英国的大学在未来10年招研究生方面可能会越来越依赖于中国生源。到2024年,中国将每年向英国输送8.5万个研究生。
曾经担任伦敦金斯顿大学校长的维恩博格教授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留学生人数的增长,不会对英国教育系统本身造成根本影响。他表示,英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产业,十分庞大,但质量相对较高。他认为英国能够在教育领域做得更好,有某些方面可以更加职业化,“好的产业要想成功,就一定要重视并照顾好顾客”。
前英国伊顿公学校长托尼·利特尔认为,对教育而言,文化背景始终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的学校,都需认清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另外,学校也应该明白,自己是否能为学生塑造软实力提供帮助。利特尔说,在和一些中国校长交流时发现,对方很担心学生能否学到国际社会中所需求的多方面能力,尤其是表达意见与他人沟通的软实力。利特尔认为,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的教育制度面临挑战,但英国也未必就是这方面的权威老师,英国的教育学家也为此感到棘手。通过大量留学生赴英国学习的势头,中英教育文化背景融和,英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更加深入思考,进一步提高本国教育质量。